沈處默 作品

第16章 鑄刑于鼎(4)

 “下臣豈敢忘懷?”伍子胥恭敬的回道:“血海深仇銘心刻骨,日思夜想輾轉反側,一心只想報仇,急昏了腦袋。”

 “父兄無辜被害,你費盡千辛萬苦流亡到此。天賜良機得向吳王進言,自是直抒胸臆,渴望早日得洩心頭之恨。”吳王表示能理解。

 “事過境遷,下臣仍有一事未明。”伍子胥遲疑片刻,問道:“不知昔日大王為何要反對?”當年反對的是公子光,也就是現在的吳王闔閭。

 “伍將軍機智過人,怎會不知本王的心思?”吳王若有所思的看向伍子胥。

 “下臣愚鈍,還望大王明示。”伍子胥淡淡說道。

 其實,得知公子光反對,伍子胥已經猜到,公子光可能有異心——不想為吳國伐楚貢獻力量,不想再為吳王僚賣命,而是想假以時日自立為王,再實施更大的抱負。

 但是,這些話只能放在心裡,無論是當時還是當下。

 “本王也不瞞你。”吳王輕笑一聲,“當年若要征討楚國,大王定會派我前去。若是贏得回朝,居功至偉,怕是有人嫉妒,功勞定會被他人瓜分。若是輸了,罪責定會歸咎一人,必是在下無疑。”

 “所以——”伍子胥接過話題,說道:“此番大王要出征楚國,已然是成竹在胸,迫不及待要建功立業了。”

 “正是。”吳王點點頭,想了想,問道:“不知伍將軍以為如何?”

 “楚國佔地廣博,物產豐富,天時地勢,皆為上選。本應稱霸中原,傲視諸侯。無奈——”伍子胥感慨道:“王室昏庸,任用佞人,政由多人,內訌頻繁。儘管軍士眾多,戰鬥力卻不強。反觀我國,上下一心,君臣一體,正是當打之時。只是——”

 “只是什麼?”吳王追問道。

 “以下臣之計,對付楚國,不宜大舉進兵。”伍子胥回道。

 “卻是為何?”吳王不解。

 “楚國雖有諸多問題,畢竟在江淮一帶稱霸已久,地位穩固,一時無法撼動。”伍子胥解釋道:“若想佔得便宜,只可智取,不可強攻。”

 “此話怎講?”吳王更好奇了。

 接下來,伍子胥說如此如此,吳王連連稱是。很快,一條對楚計策應時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