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0章 兵臨漢水(2)

 “凡用兵,以正合,以奇勝。”孫武緩緩說道:“走水路是正。楚國人得知我國前來,一定會在水路設下重兵埋伏。此其一。”

 “其二,水路平穩,不足之處就是耗時。待我軍棄舟上岸,楚軍的探子提前得知動向,早已設好伏兵以逸待勞。楚國地大兵強,若調集傾國之兵,以我區區三萬兵馬,無異於羊入虎口。”

 “故此——”孫武停頓片刻,說道:“由向西改道向南,楚軍一定預想不到,可暢行無阻,此其一;其二,率精兵在前,南下直撲大隧(今九里關)、直轅(武勝關)、冥阨(平靖關)三關,奔赴漢水,深入楚國腹地。不須數日,即可到達漢水東岸,殺楚軍個措手不及。”

 “奇襲雖好,無奈三關地勢險要,行軍頗費周折。再者——”伍子胥皺了皺眉頭,說道:“楚國地大,兵力分散,集結需要時間,我軍可攻其不備不假。然而,一旦對方醒悟過來,探知我軍來處,燒燬我國船隻,從後方來襲,到時——”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對我軍形成合圍夾擊。”夫概接過伍子胥的話,面色凝重的說道:“我軍可是孤軍深入,楚軍有人事地勢的優勢,情勢對我方是大大的不利啊。”

 “如果走尋常之道,從方城(今河南南陽市方城縣)入楚境,一馬平川,有利於大軍擺開陣勢,齊頭並進。劣勢卻是,給了對方組織兵力的時間。我軍沒有數量上的優勢,此舉無疑是自暴己短。”

 略作停頓,夫概繼續道:“如果選擇奇絕險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山勢崎嶇行進緩慢不怕,只要精兵強將先到,楚國也會慌亂失措,出奇制勝的目的已達。只是萬一楚軍有備而來,我軍怕是——”

 “所謂奇者,必伴以險。既要渾水摸魚,又要萬無一失,未之有也。”孫武搖搖頭說道。

 眾將都不說話,眼睛齊刷刷看向吳王。

 吳王低下頭,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他的眼睛盯著地圖,腦袋加速運轉。

 地圖上顯示,大隧位於東面,兩面是峽谷,冥阨位於西面,在桐柏山脈的五嶺峰和鳳凰山之間。兩關一東一西遙遙相望,平行並排。

 若論險要,冥阨更勝一籌。冥阨有個俗名叫“恨這關”,有一段道路狹小,兩旁岩石陡峭,僅能容一人通行,也稱“一線天”,是天下要塞之一。

 位於兩關之間的是直轅,位於雞公山南面的峽谷,從地圖上俯視,它的位置稍微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