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0章 兵臨漢水(2)

 晉國發兵鮮虞之後不久,吳國終於覓得契機對楚用兵。

 說起這個契機,又要回到蔡國身上。

 被楚國勒索不算,到晉國求助又遇背信棄義,蔡國可說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這還不算,晉國雖未滿足蔡國的心願,還對蔡國提出要求——命其出兵沈國。

 沈國與蔡國相鄰,同為楚國的盟國,因為“召陵會盟”沒有出席,被晉國視為大不敬,於是便命蔡國討伐。蔡國無奈,只得硬著頭皮去了。

 這下不得了,如同捋了虎鬚,楚國不幹了,楚昭王命令尹囊瓦率軍圍攻蔡國。

 不幸中的萬幸,楚國發兵之前,蔡國的國君蔡昭侯已經提前去到吳國。他將太子和一干大臣質押在吳,請吳國出兵替他報仇。

 吳國正愁師出無名,想不到楚國主動遞來把柄,於是乎,伐楚便順理成章的成行了。

 此時的吳國,正是用兵之際——禾稼豐稔,人強馬壯,兵革鋒利,上下同心,氣盛勢旺。

 由吳王闔閭率兵,闔閭的弟弟公子夫概為先鋒,孫武、伍子胥為左右將軍,集結整個吳國所能調動的全部兵力——三萬水陸軍士,浩浩蕩蕩趕往蔡國。

 吳軍搭載大船,一路往西,沿淮河而上,直逼蔡國。

 楚國令尹囊瓦聽說吳軍氣勢洶洶,眼看難以抵擋,趕緊回轍。於是,蔡國得以解圍。

 吳軍與蔡軍會合後,唐侯也率大軍緊隨其後,三軍合一,繼續往楚國進發。

 一路順風順水,大軍前行無憂,天時人事相應,聯合軍隊的首領個個自信滿滿,誓要放開拳腳,與楚軍拼個你死我活。

 聯軍行進至淮汭(今河南潢川),孫武忽然向吳王提出,舍舟楫選擇陸路。

 這個提議立即引發了吳軍內部將領們的熱烈討論。

 伍子胥第一個提出疑問,“我軍擅長水戰,一路行船順順當當,眼看就要接近河口,為何要捨棄艦船,選擇勞心費力的陸路?”

 “是啊。”夫概也一臉疑惑,“事先已經說好了,舟行至底,全軍登岸,直逼楚國邊地,潛伏待機,應時而動。”

 “各位寧耐片刻,且聽在下細細道來。”孫武不慌不忙,看向各位將領,最後視線停留在吳王闔閭身上。

 “本王倒要聽聽孫將軍的高見。”吳王闔閭雖有滿腹疑惑,語氣表情卻很輕鬆。鑑於之前孫武已被證實過有過人的領軍能力,吳王願意相信,他一定是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才會突然改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