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2章 兵臨漢水(4)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的這著棋實在太過冒險。”沈諸梁搖搖頭,面色凝重。“沒有任何後援,兵力單薄,孤軍深入,長途奔襲,賭上整個國家的命運。”

 “吳國自崛起之日起一直勇猛激進,不怕輸不怕困境,軍士作戰勇敢,將領身先士卒,他們是可敬的對手。”沈尹戌感嘆道:“每次出戰,只要條件允許,吳王都會親自將兵。將士受其鼓舞,自然是殺敵英勇,奮不顧身。更何況——”

 “何況什麼?”

 “吳王野心勃勃,早就想出兵討伐我國。他是個不擇手段的政客,更是卓越不凡的將領。他詭計多端、用兵如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若不是伍子胥等人攔住他,早在他篡位成功時兩國已經有過一次大戰了。”

 “如果是八年前,恐怕我國還不至於如此被動。”沈諸梁搖頭說道。

 沈尹戌點點頭,“伍子胥對我國情勢瞭如指掌,是他苦勸吳王,彼時的吳國還不是楚國的對手,不能輕舉妄動。若非如此,吳國貿然出兵,一定是我國的手下敗將。”

 “誰想我們竟中了伍子胥的奸計,疲於奔命,消耗兵力國力,真是計不如人被人欺。”沈諸梁恨恨說道。

 “只怪將領無能,大王年幼又受制於令尹,聽不得他人非議,對其言聽計從。”沈尹戌感慨道:“若非費無極等人鑄就的血海冤屈,伍子胥、伯嚭不會去往吳國,孫武也不會被引薦給吳王。今日之戰,吳國也未必敢出如此險招。”

 “我們親自栽培了自己的對手,助長了對手的氣焰,引來了這場大麻煩。”說著,沈諸梁發出長長的嘆氣聲。

 “情勢雖危急萬分,勝負仍未定,不必氣餒。”沈尹戌拍拍兒子的肩膀,揚聲說道:“前後合圍之計已定,我是後方大帥,莫非是對我沒有信心?”

 “爹英明神武,素來得將士之心,臨場又能隨機應變,誰敢輕視?”沈諸梁抬起頭,迎向父親的眼睛光彩熠熠。

 “這就對了。”沈尹戌笑了笑,說道:“無論吳軍是孤注一擲還是有備而來,既然他們的破綻暴露出來,就別怪我們利用。只要斷了他們後路,主動權就會回到我軍手中。到時,他們是有去難回。”

 “賣了這麼大的人情給我國,也不知是伍子胥、伯嚭還是誰的主意。就算是孫武定的計,他能得吳王信任,全賴伍子胥大力引薦。所以,如果此次戰役能打贏,伍子胥便是居功至偉。若是戰敗失利......”說著,沈諸梁冷笑一聲。

 “從前是同僚故交,而今卻是敵我對立,世事實在令人唏噓。”沈尹戌頗有感觸。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沈尹戌雖非至交,兩人對許多政事的看法相近,也算得上是政見上同一陣營的夥伴。沒想到卻跟他的後人成為戰場上的對手,想來怎不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