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3章 重返郢都(3)

 放下吳國暫且不提,大劫歸來的楚昭王安頓下來平復心情過後,必然要對戰事進行回顧,人事重新安排,論功行賞。

 由於令尹囊瓦自殺,沈尹戌戰死,原右司馬子西被任命為令尹,左司馬子期則升任司馬。沈尹戌之子沈諸梁被封葉邑,人稱葉公。

 若論保護昭王、光復郢都,功勞最大的莫過於以下九位——鄖公斗辛、鄖公之弟鬥懷、鄖公之弟鬥巢、王孫由於、王孫圉、鍾建、申包胥、王孫賈、宋木。關於鬥懷是否需要以功臣論,令尹子西提出了異議。

 昭王逃到鄖國時,因為父親鬥成然被楚平王所殺,鬥懷曾想殺死昭王父債子償。雖然哥哥鬥辛斥責並且勸住了他,為免節外生枝還與弟弟鬥巢一道護送昭王到隨國。雖然昭王性命無憂,畢竟鬥懷已起殺心,冒天下之大不韙,仍應追究。

 經歷過劫難的昭王顯然成長不少,與太平盛世養尊處優的國王大不同。畢竟劫後餘生,王者的尊嚴面子暫放一旁,方能收拾人心。最終,昭王以“大德滅小怨,才合正道”為由,不但不追究,反而要嘉獎。

 功臣之中,要論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非申包胥莫屬。沒有他的執著不懈,沒有他置生死於度外的決然,秦國不會發兵支援,楚昭王還不知要流亡到幾時?楚國的郢都不知何時才能收復?

 思及此,昭王召見申包胥,表示要賜與他要職爵位。

 不料,申包胥一口回絕。他給出的理由是——當初不顧路途遙遠行路艱難前往泰國求助,為的是擊退吳軍保衛家園,並非為了一己之利。倘若接受楚王的厚愛享用榮華名利,反而會敗壞自己的名聲,惹人妒恨。

 對於申包胥的擔憂,年輕的楚王當然是極盡寬慰安撫,請他不必在乎他人評斷。畢竟,真情不易,忠臣義士難求。何況是國家危急時不顧性命者,理當大肆表彰昭告天下,令天下人知楚國有人,不敢輕視。

 申包胥一再堅持,楚王也不好強求,只好暫時將此事擱置一邊,容後再議。想不到申包胥不聲不響的收拾包袱上磨山(今湖北省當陽縣東)隱居明志去了。昭王聞訊,只得嗟嘆,此等賢士良才不能以虛名羈絆,只好由他去了。

 九位功臣中還有一位值得一提,他就是鍾建。他之所以被賞賜,與昭王的妹妹季羋有關。

 當初,昭王逃亡時非常匆忙,妻妾都未及叫齊,胞妹季羋卻相伴左右。離開郢都渡過睢水抵達雲夢澤時,昭王遇襲。是王孫由於用自己的身體去抵擋強盜的戈,肩膀受傷,擊退了盜賊。昭王受驚後,一路奔逃鄖國,根本無暇顧及他事。季羋一直都是鍾建照看,不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