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3章 亟治之難(1)

 趙鞅伐衛,邯鄲氏之所以參與進來,主要是因為前一年齊衛聯軍伐晉時襲擊了邯鄲。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靠近河南省的接界處,春秋初期,邯鄲屬衛國,靠近晉衛接壤處,不知何時已被晉國控制。邯鄲很早就封給趙氏,一直由趙穿一支管理,如今由趙午擔任邯鄲邑宰。

 無論邯鄲還是夷儀,都曾是衛國的領地,又都地位國境交界。齊衛聯軍討伐兩地,都是意圖稱霸的大哥齊國要替小弟衛國討回公道,奪回失去的領地,以此樹立大哥的威信。

 邯鄲地小力微,只能藉助身為中軍佐的趙鞅的號召力,與其聯手出兵才能實現報復。此時戰役,趙午立下大功——他帶領七十人偷偷摸進衛國西門,殺傷不少衛國士兵。

 最後,衛國國君被迫簽訂城下之盟,保證不再招惹晉國。為此,衛國還把五百奴隸交給晉國,作為兌現承諾的擔保。鑑於邯鄲距離戰役發生地夷儀很近,趙鞅就把五百奴隸暫時寄存在邯鄲,以便隨時調用。

 正如尹鐸所說,趙鞅此舉既有褒揚趙午的意思,也有趁勢拉攏趙午,增加對邯鄲氏影響的意圖。

 “宗主的叔叔是中行寅的外甥,自從結親後,兩家關係非同尋常,中行寅對趙午是關照有加。”董安於說道:“看起來,中行氏藉機擴大勢力的目的是實現了。”

 “蠶食鯨吞,步步為營,這就是中行寅比士吉射高明的地方。”趙鞅冷冷一笑,說道:“金錢籠絡,厚禮結交,結為姻親,花樣繁多,手段不限。”

 “最難得的是,中行氏內部沒有攪壞一鍋湯的老鼠屎。”說完,周舍笑了笑。

 “這倒是。”蔡墨歪著腦袋,緩緩說道:“看來中行偃的弒君之罪已清償,子孫後輩英勇善戰,運籌精妙,可喜可賀。”

 公元前574年,“三郤”被殺,入卿僅三年的中行偃躍升至中軍佐,成為時任中軍將欒書的左臂右膀。很快,兩人便被一心想斬草除根的寵臣集團的胥童、長魚矯等人扣押。由於一日殺三卿令朝野震怖,晉厲公不忍再殺人,遂命人將二人釋放。

 重獲自由的欒書、中行偃心有餘悸,惶惶不可終日。欒書提議,年輕的中行偃作為欒書的追隨者附和——殺死晉厲公,清剿寵臣集團。很快,二人便付諸行動,順利得手。

 新君悼公繼位後,欒書突然失蹤,中行偃雖不被秋後算賬,也因弒殺國君被冷落了好長時間。直到公元前560年,入卿十七年的中行偃才登上中軍將的巔峰,執掌晉國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