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4章 亟治之難(2)

 董安於聞訊趕來,請求面見趙鞅。

 “宗主此舉一定會激怒邯鄲一支,還是趕緊把人放了吧。”董安於行色匆匆,說話仍帶著氣喘。

 “衛國反覆無常也就罷了,小小邯鄲氏竟敢不把本將軍放在眼裡,繁衍塞責,耽擱國事,豈能輕饒?”趙鞅聲色俱厲,言辭激憤。

 “五百人本是寄存在彼,如今將軍索要,不過是物歸原主,邯鄲氏是不是有隱衷,所以拖延歸還?”事發突然,董安於還沒得知內情便已獲知趙午被關押,現在才有時間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隱衷?怕是心懷不軌深藏禍心吧!哼!”趙鞅沒好氣的冷哼一聲,“拖延指令不算,給出的解釋竟是要發兵討伐齊國,企圖從齊國手中搶到五百人應付本將軍。”

 “僅憑邯鄲一支對付齊國?”董安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再次確認,“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趙午輩份雖比趙鞅高,年紀卻比趙鞅小几歲。無論如何,已入不惑,成為邯鄲宰近十年,而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怎會有如此不著邊際的想法?

 “把本將軍當三歲稚子?”趙鞅再次冷哼道:“明擺著就是想向齊國通風報信,表明忠心,假裝他們是被逼的,五百人被本將軍扣押不能還,把一切罪過推給本將軍。”

 “啊?通風報信?”董安於一時間摸不著頭腦,趙午為何要倒向齊國?二者什麼時候走得那麼近了?有何陰謀?千萬個問號如走馬燈在董安於的腦袋裡閃爍。

 “董叔,您先坐。”暴走的趙鞅終於站定,看向滿頭大汗一臉迷惑的董安於,終於反應過來,讓年近七十的師傅喘口氣,腦子才能及時跟上。

 董安於坐定,喝下僕人端來的茶水,氣息緩和過來,腦子也漸漸正常運轉起來。

 “將軍是說,邯鄲氏故意拖延其實是不想交付人質?可是這樣他們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了。”趙鞅輕聲一笑,“跟本宗的距離越來越遠,跟中行氏愈加親密了。”

 “哦?”董安於低頭想了想,說道:“邯鄲氏跟中行氏是姻親,乃是不爭的事實。至於跟本宗關係疏遠,也是由來已久,將軍不必為此惱怒。”

 “就是由來已久,積弊已深,更想讓他改弦易撤回歸本宗,想不到他的去意竟如此堅決。原來——”趙鞅頓了頓,低嘆一聲道:“五百人質竟是獲知真相的試金石。”

 從趙衰算起,到趙鞅已是第六代,兩家本是堂兄弟,隔了五(趙午是第五代)六代本已不親,親兄弟都會自立門戶何況是叔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