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3章 戰後總結(3)

 在董安於看來,兩家未免太過異想天開。要奪取君位,軍事上的優勢只是其一,不是全部。政治權謀,人心的拿捏,其餘卿族的力量都要計算在內。

 比如此時的齊國。二惠被逐後,剩下田氏、鮑氏、國氏、高氏四大強族。雖然公室羸弱已是不爭的事實,野心勃勃的田氏並沒有率先出頭,這就是深謀遠慮的政治智慧。

 晉國亦如此。雖說士氏、中行氏兩家獨大,趙鞅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杮子。更別說精於算計的智躒、抱團互助的韓氏和魏氏。兩家實在是犯糊塗了才出此下策,逼得三家合力,也間接幫助趙鞅減輕了罪名。畢竟大敵當前,放下內訌槍口一致對外才是上策。

 “不大可能。”周舍搖搖頭,“智躒只是利用了這件事情,巧妙的激化了矛盾,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算他派了細作,也不太可能說服兩大家族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決定。”

 “兩家是自我膨脹利令智昏才會出此下策。”蔡墨不緊不慢的說道。

 正常一個局外人看待此事,都不會提出這種建議。唯一的可能就是——當事人被節節勝利衝昏頭腦,以為距離君王不過一步之遙,只要一鼓作氣便能拿下。只有如此強勁的自信自傲,激發出來路不明的優越感,才會揚起內心激越的驅動力,越過謹守一生的禮法邊界,化為行動,不管不顧。

 “如果睿智遠謀的士會將軍得知後人如此衝動,會不會在黃泉之下氣得吹鬍子瞪眼睛?”尹鐸感慨的說道。

 “這件事情絕對沒有結束,一切還言之尚早。”董安於忽然說道。

 “何出此言?”趙鞅揚起頭,眉頭微皺。

 “兩大家族雖然被逐,兩位宗主仍然健在。再有,他們封邑的人馬糧草一應俱全,待喘息過後,一定會藉機反撲,而非坐以待斃。”董安於緩緩道來。

 “即便如此,以區區兩家的人馬也難以抵擋四卿和公室的合力討伐,要剿滅他們不過是時間問題。”趙鞍自信滿滿。

 “嗯——”周舍插話道:“恐怕沒那麼簡單。”

 “為何?”趙鞅又問。

 “兩家的勢力不只在晉國,他們世代主持國政,與諸侯聘問,領兵打仗,結交甚廣,根基很深。如果他們的盟友伸出援手,後果難以設想。”尹鐸代替周舍回話。

 “盟友?”趙鞅一聽,眉心皺成一團。

 “齊國跟衛、鄭、魯結為盟國,前次駐兵垂葭討了點小便宜就走了。如果得知我國內訌,他們必定會力挺兩大家族,扶持他們跟晉國作對,藉此降低我國在諸侯的影響,擴大齊國的影響力。”董安於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