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3章 戰後總結(3)

 “齊國是惟恐我國不亂,兩大家族跟它的利益訴求一致。如果兩大家族能夠借力突圍,後果就是公室退敗,剩餘四卿將來也只能惟他們的命是從。身為盟友,齊國便能收穫財物領地作為回報。”蔡墨輕輕笑了笑,“這麼一盤算,兩方肯定抱團。包括齊國的盟友在內,都會被席捲進來。”

 “啊——”趙鞅仰望星空,夜色明淨,星河璀璨,他的心卻懊惱無比。“戰火綿延,國民遭殃,禍首正是在下。”

 直到此時此刻,趙鞅才終於願意承認,處死趙午不只是趙氏的家務事,他的莽撞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今天這場暢談之前,他選擇相信事情到此為止,反正他已全身而退。

 其實,他在自欺欺人。

 經由左右提醒,他的偽裝無處遁逃,只得面對現實——此事遠遠沒有結束,他惹出來的禍端,需要親手平息。

 未來若干年,恐怕他都得征戰東方,保衛晉國,將兩大家族及其盟友部舊清除乾淨的那天才是他的罪孽贖完的一天。如果兩大家族攻破絳都的城池,他便成為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因為趙氏家族的起家,全賴忠心護主、流亡捨命、任賢使能。

 從那時起到趙鞅,一共六代人,從來沒有出過一位忤逆犯上的子孫。“下宮之難”中被誅殺的趙同、趙括,事後也被證明是被誣告。趙鞅招惹的禍事雖不是背棄祖宗的大罪,如果戰事不利,罪名堪比謀反篡位。因為是他招來了狼,而狼佔領了宮室。

 細思極恐,罪責難逃。

 回顧趙氏子孫所犯的錯,趙盾的出場順序第一。

 他先是主張扶立公子雍,派人前往秦國迎接公子雍後又臨時變卦,重新扶立年幼的太子夷皋為君。為了避免兩君共存的尷尬局面,他親率六卿阻擊迎接公子雍的隊伍。護送公子雍的秦國軍士連同晉國迎接的隊伍在令狐遭遇突襲,公子雍被殺,史稱“令狐之役”。

 因為此役,原本正要撥雲見日的秦晉關係重新籠罩陰霾。為國樹敵者,矛頭直指趙盾。此後,秦晉兩國戰事不斷,皆由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