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4章 快意恩仇(4)

 轟轟烈烈的“鐵之戰”結束後,趙鞅帶著傷回到絳都。

 沒有得到齊國援助的士氏已危如累卵,正在苦尋他路。

 趙鞅命軍士休養,暫時休戰。戰場上歇息,並不意味著完全停止削弱對手。要想消滅敵人,除了正面迎戰,也可以主動上前,繞開主力,剪除其羽翼。

 這是兩大家族出走後,晉國由被動化為主動的轉折點。

 趙鞅調整目標,向周王室發難,以其為士氏提供幫助為由,威脅王室要付出代價。

 王室無奈,只得殺人交差。萇弘被殺。

 《莊子·外物》有這麼一段:“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世,“萇弘化碧”化為成語,用來形容正直剛烈,為了正義事業卻受冤抱屈。

 為何趙鞅要逼迫王室?為何王室要殺萇弘?說來話長。

 先說說萇弘這個人。《淮南子》是這樣形容的:“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歷律之數,無所不通。”由此可見,此人博學多才、知星相、熟地理、通音律,才華蓋世,非常人可比。據說孔子曾特意去拜訪他,向他請教韶樂與武樂的異同。

 憑藉出色的才幹,萇弘在周王室大臣劉文公手下任職大夫。他的主要職責是觀測天象、推演曆法、預測吉凶。他深受王室信任,任職近半個世紀,可說是德高望重的王室重臣。

 雖然沒有位極人臣,歷史上給予他的評價卻很高。莊子這樣評價他:“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故四子賢,而身不免乎戮。”與關龍逢、比干並肩,可見一斑。

 可是他並非直接為王室服務,而是通過劉文公。

 劉文公與單穆公是周王室的兩位世襲重臣。“王子朝之亂”時,二人站在嫡長子王子猛一邊,得到以晉國為首的諸侯國的支援,最終,王子朝被殺。劉文公與晉國第一大族士氏世為姻親,萇弘作為其手下的重要謀臣,自然被歸為士氏親友團的人物。

 早已禮崩樂壞,萇弘仍然主張復興周禮,尊崇王室。從王室的角度來看,萇弘是忠臣義士。可是,從歷史發展來看,屬於逆潮流而動,失敗是註定的。畢竟,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萇弘選擇做裱糊匠,也是他的自由。

 兩大家族背叛晉國公室,屬於謀反忤逆。作為王權的維護者,應當也是君權的擁躉。因為諸侯國是周王室的地方機構,諸侯行使的是周天子授予的權力。

 可是,劉文公卻在背後幫助兩大家族出謀劃策,萇弘又是他的首席謀臣。萇弘替兩個家族謀劃,目的是助二族打倒晉國公室,將來可以分戰果的一杯羹,還是被動的報答劉文公的知遇之恩,不得不替他的姻親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