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70章 最後敲定(2)

 雖然那天回去之後,趙鞅一夜輾轉難眠。一方面是激動難捺,慶幸自己沒有錯過一位有潛質的孩子,另一方面又對是否與他相認搖擺不定。面對自己,他必須承認,他欣賞這個兒子,他在評估他的才幹是否值得給他一個合法的身份。

 他可以不認他,待他長大後,依據他的所長給予他一定的職事,或是推薦在朝中任職,或是在府中擔當管事,一樣可以為趙氏所用。如果要相認,他要考慮他的決定可能在後院引發的“海嘯”。

 “禍起蕭牆”的惡果,差點令趙氏家族遭受滅頂之災,他不能成為禍端的始作俑者。別看後院都是婦人、老媽子、丫鬟,她們要是有心要使壞,引發的後果絕不亞於一場局部戰役。

 當下的和平安寧來之不易,他不想分心。更確切的說,他找不到讓他付出代價的理由。除非,這個人非常重要,重要到他願意犧牲若干也要得到他。

 “老身明白。”姑布子卿一雙眼銳利異常,他很快洞悉趙鞅的困惑。

 年輕時,姑布子卿是個任性使氣的少年,遊手好閒,讓父母頭疼,為鄉鄰所苦。

 有一日,他正遊走鄉間,射兔捉魚,不知不覺,林深草密,天色昏暗,迷了路。

 正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一位佝僂老者的咳嗽聲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上前問路,對方卻“咿咿呀呀”半天,說什麼他一個字也沒聽懂。本想轉身離去,看老者可憐,指指喉嚨,似乎口渴難忍,他便拿出隨身的水袋,到小溪取水。

 老者喝下半袋水後,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原來,他是附近的村民,因為戰火,兒子戰死疆場,老伴又早早去世,家中只剩他一人。他貪圖山中僻靜,便移居於此。

 這日,不知哪裡跑來一群流氓,無意間看到他,逼著他要錢,他哪裡有錢,不過有些生火煮飯的瓦罐。他們把他抓回山洞,見家無一物,索性把鍋碗瓢盆打爛,揚長而去。

 姑布子卿一聽,惻隱之心頓生。他雖頑劣,不過逗貓惹狗,不事生產,打家劫舍傷害無辜卻不屑為之。於是,他把老人扶回村,找到里長,說明緣由,託他幫忙照看。

 為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彌留之際,老人悄悄塞給他幾本陳舊斑駁的古書,輕輕對他說:“少年郎,我看你眉宇清奇,心地善良,將來必有大用。回去好好把書讀了,到絳都城擺攤看相,你的貴人在那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