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章 北上會盟(1)

 當時,季孫氏的采邑——費邑的邑宰南蒯,因為擔任要職多年,培養了自己的勢力,打算據費邑背叛季孫氏,將費邑劃為獨立王國,由他掌控。

 不料情勢突變,費邑人不歸附,南蒯只得倉皇逃往齊國。去到齊國後,南蒯以費邑為誘餌,準備藉助齊國的勢力扶植自己歸魯上位。

 時任齊國國君景公,一度猶豫難決。鑑於費邑是季孫氏經營多年的采邑,季孫氏又是魯國實際上的主事者,景公權衡利弊,決定歸還費邑,聲稱不能做助長家臣危害主家之事。

 被派往魯國歸還此地的使者名叫鮑國,因為家變,他早年一直呆在魯國,跟魯國上下都很熟識。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他攜帶重禮——費邑前來,季孫氏喜不自勝,做了一個引發日後連鎖反應的決定——用七牢招待鮑國。

 鮑國在齊國,位為大夫,五牢已是給足面子,畢竟,齊國還有眾多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佔據卿位。比如“國之二守”的高氏、國氏,還有“二惠”高氏、欒氏,相比之下,鮑國頂多算是個親近齊侯的大夫,比普通大夫稍微強一些。

 這個口子一開,七年後,恰逢晉國士鞅聘問魯國。士鞅是個貪得無厭的狠角色,彼時任職上軍佐,卻仗著晉國卿族的身份,要求魯國給他加牢,如若不然,歸國定會向晉侯上報魯國君臣無禮。

 士鞅的理由很簡單,魯國比之晉國是小國,晉國大夫與魯國卿族同列,晉國上卿幾乎能與魯國國君相提並論。這麼一看,身為晉國卿族的士鞅比身為魯國大夫的鮑國地位高得多,相應的,享有的待遇也要高他一等。魯國人害怕得罪晉國,只得在鮑國的基礎上加四牢,用十一牢招呼士鞅。

 十牢已是諸侯的規格,彼時士鞅既非晉國上卿,意味著跟諸侯根本無法匹敵,卻能享受比肩諸侯的宴享標準,可說是大大的逾越。

 魯國失禮之事很快傳遍諸侯。這麼多年過去了,吳國人仍以此為由藉機生事。看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鐵律真是放之四海皆準。

 守禮本分的典範不見人人看齊,逾越禮數的個例倒是爭相模仿。一扇窗戶被打破,很快,更多的窗戶接二連三的被打爛。從鮑國到士鞅再到吳王,在違反規則的路上越走越遠。由此可見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否則人人特殊,豈不亂了套?

 面對吳人的步步緊逼,魯國的賓相急忙爭辯道:“士鞅素來以貪財好利聞名,他憑藉大國卿士的身份威逼恐嚇,我國害怕報復才不得不順從。貴國若是遵從禮儀,牢數是有一定要求的。若是也要拋棄禮儀,恐怕就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