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5章 霸國霸事(1)

 就這樣,驚慌失措的吳軍遇上有備而來的齊軍,吳國士兵被殺得哭爹喊娘屁滾尿流。

 戰場上的功是對手的屍骨堆積而成的,論功行賞的證物則是敵人的頭顱。浸泡在中原文化中的齊國人當然是長髮重虯,吳國人則是“化外之民”,斷髮文身。為了方便邀功,將對方斬首後,通常用他們的髮辮相互捆綁,方便攜帶。吳國人頭髮短,公孫揮只得指揮軍士拿長繩把人頭拴起來。

 吳軍被砍了多少顆腦袋?五千!五千顆人頭像西瓜似的,被齊國人拎著到處跑,作為晉升加爵的籌碼!

 一邊是殺紅眼的齊軍,一邊是哭喪著臉的吳軍,上軍將領胥門巢更是羞愧難當。原本打算先聲奪人,想不到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白白損失了五千人馬,吳軍士氣大受打擊。

 吳王夫差雖怒,卻也無可奈何,只得靜下心來,重新部署。他叫來魯國叔孫氏的宗主叔孫州仇,問清他在軍中的職務並賞他利劍一把、甲衣一副。吳王的用意很明顯,既然齊國並非想象中的不堪一擊,那麼,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就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緊接著,吳王夫差重新整編軍隊,準備再戰。

 本國已損失人馬五千,先鋒之責看來要另尋他途,作為小弟,魯國義不容辭。由此可見,帝王君主的禮可不能隨便收,背後要付出的很可能是鮮血的代價。

 吳國方面,胥門巢雖然憋了一股氣摩拳擦掌想報復,無奈兵敗在前,上軍主帥的職務暫時被剝奪,其所率部被納入右軍麾下,由右軍主帥展如統一率領,打第二陣。

 吳王之子姑曹率領的下軍緊隨其後,打第三陣。

 主要陣型佈置完畢,胥門巢只得三千兵甲,作為誘敵之餌。身為主帥,吳王夫差突發奇想,統領三萬精銳,作為機動部隊,居高臨下,隨時應變。

 戰事重新打響,魯國軍士衝鋒在前,殺聲震天。有一勝在手的齊國主帥國書當仁不讓,拍馬趕來,企圖再來一次血洗,逼退吳軍。

 畏手縮腳的魯國軍士迎戰血氣滿滿的齊國勇士,結局可想而知。比之於胥門巢的狼狽,魯國士兵有過之無不及。畢竟,替吳國賣命,贏了又不算他們的功,輸了卻要他們的命。打頭陣的一敗,後面的見勢不對,趕緊掉頭,跑得比野兔還快。齊軍窮追不捨,魯軍哭爹喊娘。

 見此情形,站在半山腰處的吳王,頻頻搖頭。感嘆小國軟弱,周禮只造懦夫,百無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