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5章 來得真快(3)

 山峭者崩,澤滿者溢。傲慢到完全不把越兵放在眼裡的吳國士兵被從天而降的越國精銳打得潰不成軍,四處逃散。太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領兵的大夫,一個也沒落下的盡入越王勾踐的俘虜袋。

 眼見大勢已去,吳國立馬遣人趕赴黃池,將吳國敗績快馬稟報正在為霸業拍手稱慶的吳王夫差。

 可以想象吳王夫差的臉色有多麼難看——一個他從來沒放在眼裡的手下敗將趁他出差立盟,竟敢對他的國家發動突襲。若是佔了幾塊地,搶走幾匹牲口,搶奪若干珍寶財物,也還罷了。可他偏偏贏得格外利落——殺進蘇州城,重臣要勳王子王孫全部納入囊中,怎不令人血氣濺腦,七竅生煙?

 吳王命斥候把軍情說了三遍才勉強相信是真的,是已經發生的既定事實。接著,他環顧四周,突然意識到,他身處異地,還有一件事情急在弦上——就在今天,他還和晉定公為歃血先後發生爭執,至今仍難定奪。

 雖與楚國為爭中原霸主鬧了近百年,此時的晉國早已沒了雄心壯志,無心也無力再爭什麼霸主,這些虛名虛號,已是前塵往事。尤其是六卿已經縮減成四卿,各卿族的利益顯然比晉國的國家利益來得重要得多。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晉國可以任人驅使。尤其令晉國國君難以接受的是——向昔日的小弟低頭,面子上真的過不去。瘦死駱駝比馬大,再怎麼的,晉國國力仍在,是不折不扣的中原之王。整個中原曾有好幾個帶頭大哥,若論名實相副,若論稱霸時間最久,影響力最深遠,除了晉國,不作他國想。

 所以,就算不得不接受吳囯已經具備霸主的實力,承認吳國對中原事務的主導權,晉國仍要與之一爭高下。在晉國看來,勉強同意吳國與之平起平坐已是極限,若是讓吳國執牛耳,自己居下位,萬萬不行。

 為了先後次序,雙方互不相讓據理力爭。

 吳國給出的理由是,吳國是太伯之後,周王室都要敬三分,何況晉國?追根溯源,太伯、仲雍、季歷三兄弟,周太王中意季歷的兒子姬昌,以為其將光大家族,顯耀後世。為了不讓父親為難,太伯、仲雍離家出走,去到南蠻惡水窮山之地,創立了“句吳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