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8章 小國大事(4)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我們抱怨這個社會道德水平低下,彷彿自己能置身事外與己無關。非也,如果我們的抱怨是事實,我們每個人都要為此付上一份責任。我們共同構成這個社會的土壤,若是每個人都不亂扔垃圾,不在公開場合喧譁,我們的環境安安靜靜乾乾淨淨就不是夢。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看到不文明現象,我不再指責“某些人素質太低”。我會打電話給物業,請他跟在樓道放垃圾的人溝通,勸阻他的不文明行業。當然,前提是我從不把垃圾擺放在門口。

 面對不文明,教到他文明。與其謾罵,不如付諸行動糾正。因為默認也是一種姑息,雖然跟施暴者相比,過錯甚微,仍是在助長邪曲。如果這個世界上的路都被邪惡之人佔據了,文明人豈不是無路可走?

 這個世界需要多幾個子路,才會變得更文明開放進步。這是我讀到子路被殺的感慨,或許有點多,卻都發自肺腑。雖不能成為他,卻心嚮往之。

 子路的故事講完了,圍繞這場內亂,還有一個貌似頗為浪漫的愛情故事等著收尾。

 蒯聵成為衛國國君後,實踐了自己的承諾。渾良夫由見不得光的姘夫被破格提拔為大夫,社會地位是火箭式的攀升。

 孔悝做了幾小時的人質,轉眼間就成為蒯聵上位的最大功臣。大位已定,蒯聵對外甥是極盡安撫拉籠,賞賜豐厚,目的是想借助孔悝的勢力在衛國站穩腳跟。除此之外,對願意聽命於他的大夫也是多有饋贈封賞。

 當上衛侯不到一年,蒯聵多疑暴虐反覆無常的性格就暴露無遺。已經逃往魯國的衛出公在衛國執政時勤政待民,行事寬和,很得人心,君臣上下也十分齊心。相反,蒯聵卻倒行逆施,引得眾人不滿,議論紛紛。

 得知許多前朝遺老心懷怨恨,蒯聵想把他們全部驅逐。老臣們也知道這位新君不信任他們,無奈人心不齊,沒能形成統一行動,只得暫時作罷。君臣猜忌的種子,由此埋下。

 在這樣的氣氛籠罩之下,身為外甥的孔悝也深感不安,日日自危。果真不出所料,某次與蒯聵宴飲過後,孔悝被蒯聵驅趕,只得匆忙帶上母親連夜出奔宋國。

 以孔悝的身份地位、與蒯聵的關係、有大功於新君仍然難逃兔死狗烹的下場,這位新君的人品器量何等狹窄,可見一斑。

 當上國君後,蒯聵想方設法讓周天子承認了自己的合法地位。在立儲問題上,他很快拍板定案——待他百年之後將國君之位傳給公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