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孔 作品

250 挑撥離間?朕是專業的!

五日後,國子監發佈了皇帝的新書。

一共有三本。

《國防論》,《華夷之辨》,《華夏飢餓史》。

分別對應了朱載坖現在的工作重心:國防,民族融合,農業。

而此舉動雖然在朝野之中引起了熱議,不過卻是正向的。

大家都在熱烈討論皇帝的新書。

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有著作書本。

但那都是背後的幾百個當世大儒們合力編纂出來的。皇帝掛個作者名而已。

自宋朝開始,皇帝們為了彰顯自已的文治,修書幾乎成了必要工程。

宋太宗的《太平御覽》,宋仁宗的《慶曆危竿論》,明成祖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康熙字典》,《四庫全書》等等。

都是花費不少的國家工程。

但朱載坖的這三本,真的是他一個人寫出來的。

字數也不多,三本加起來不到十萬字。

裡面沒有娓娓道來,沒有之乎者也,沒有聖人之言,沒有引史舉典。

全是乾貨。

全是來自21世紀的唯物主義觀點和歷史觀。

朱載坖登基之後就開始慢慢寫它們了,寫了兩年,終於完成。

文臣們沒有反對皇帝公然宣揚自已的思想嗎?

想反對,但沒有路子。

早在太祖皇帝時期,朱元璋就親自在國子監發佈過親手修改的《明會典》,供學子們精讀。

所以,朱載坖這算是有先例可循。

除了宣揚自已的思想,跟文臣們爭奪思想解釋權,朱載坖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

但這是伏筆,我們暫且埋著。

讓國子監繼續熱鬧著,我們把鏡頭拉到內閣值房。

“左翼現在是土蠻汗在統治,他的手腕極其強硬,要在其內部製造矛盾,恐怕不易啊!”

楊博看著錦衣衛密報,又抬眸看看沒心沒肺的,正在吃鴨血粉絲湯的皇帝。

一大早的叫人來開會,你自已倒吃的那麼香!

“土蠻汗20歲繼位,當時的草原有阿勒坦做大,察哈爾部的正統權威,也開始受到衝擊!”,高拱科普歷史起來,“但是不出三年!三年!土蠻這小子就硬生生的整頓了左翼三萬戶!”

“如今他是說一不二,政令上通下達,左翼內部還沒有哪個部落敢跟他反著來!”

“阿勒坦巔峰時手握六到十萬兵馬,可是呢?24歲的土蠻召開庫裡臺大會,他還得乖乖去,接受他的律令!”

朱載坖喝了口熱湯,擦了擦嘴。

這個時代的胡椒還是有很多雜質,根本就不辣。

好在也算是過了點嘴癮。

接著,他思考了起來。

高供說的沒錯,土蠻汗是並不好對付的。

右翼三萬戶這麼快崩潰,主要原因還是內部的鬥爭讓大明可以趁虛而入。

但左翼就不一樣了。

正處於土蠻汗的高壓統治。

歷史上的他,正如高拱所言,繼位沒幾年就把左翼幾個部落收拾的服服帖帖。

再加上他是察哈爾部的大汗,成吉思汗—忽必烈—達延汗的直系血脈。

純正的不能再純正的黃金家族血統,讓不可一世的阿勒坦也要乖乖給他下跪行禮。

他召開了庫裡臺大會,給各個部落制訂了新的律法。

沒有人不敢不接受。

本來土蠻的父親打來孫是個庸君。

他為了不和右翼兵強馬壯的阿勒坦起衝突,暫避鋒芒,東遷來到了遼東到山海關這一帶的草原。

土蠻汗,也就是歷史上的圖們汗,又稱札薩克圖汗。

明史官方記載的土蠻部,就是指察哈爾部。

土蠻汗的勢力不俗,雖然沒有阿勒坦巔峰時可以派十萬人攻擊明朝那樣威風,但手中依然有五萬騎兵。

特殊時刻,召上一些小孩子們,逼急了土蠻汗可以拿出八萬兵馬的實力。

近些年又在遼東經常欺負一些小部落,實戰經驗也是不少的。

但熟悉歷史的朱載坖知道,他也只是強弩之末而已。

原因有二。

一,察哈爾部雖然近些年撿回了一些正統蒙古大汗的威嚴,但此刻的左翼已經東遷,在靠近遼東的地方。

日子艱難。

東邊有遼東女真和明朝,西邊有右翼三萬戶。

反而把自已陷入了三面受敵的困境。

第一面是大明,第二面是遼東女真,第三名就是已經臣服大明的右翼。

第二個原因就是朱載坖正準備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