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城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七章胡臺鎮經濟增長的秘訣

 咳嗽一聲。

 “其他城市的文旅項目,要麼爛尾,要麼無人問津,其實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你們搞的那些文旅項目啊,其核心本質,是為了提高賣地收入。”

 “通過城市中心不斷的轉移,不斷地湧現出新城區,把高鐵站建在荒郊野外,都是為了拉動另一塊地方的地價。”

 “而咱們胡臺鎮,最開始的出發點,就和你們不一樣,我們不是為了提高賣地收入!”

 “所以,我們沒有把這一次的新星羽毛球比賽,折騰到農村裡,而是放在了近郊區塊上,還特別靠近高速路口和火車站!”

 程勇的話語,令人汗顏。

 因為程勇的話,戳中了他們的痛點。

 在任何一個城市裡,每一任領導班子剛上任時,其首要工作就是搞錢,只有搞到了錢,才能吸引公司的入駐,才會有政績。

 這是一種從投資端發力的政績模式。

 而程勇所在的胡臺鎮,則是跟以往的政績模式不同,在這個生產過剩的時代裡,程勇選擇了從消費端發力的政績模式。

 恰恰是由於底層思維差異,這也導致了胡臺鎮走向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程勇頓了頓,開口道:“你們從投資端發力,自然不用去跟風,也不用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只需要出臺各種利於資本家的地方性政策便可以了。”

 “我所在的胡臺鎮,是從消費端發力的,因此,當我看到了村超、村ba大火之後,立馬就意識到了,體育文化市場正在下沉,從一線城市,降級到十八線開外的城市裡。”

 “也正是由於消費端發力的思維模式,我才會出臺各種利於消費者的地方性政策法規。”

 “有人說,我把整個胡臺鎮,打造成了胖東來超市。”

 “你們也可以這麼看,胖東來恰恰是從消費端發力的典型成功案例!”

 “我們不要把尊重消費者的權利,僅僅放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在行動當中來。我對消費者們好,消費者們自然願意來我這裡買東西。”

 縣長和縣委書記們,仔細地品味著程勇所說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