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直接排除了3的朱元璋不想說話,為什麼3居然是對的?




秦始皇&劉邦:嗯?新世紀新時代?新中國?為何都要加一個新字?




小康他們知道,《詩經·大雅·民勞》中提到過,“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4]。”是希望可以過上相對穩定富裕的生活。




這個他們努努力也能做到,雖不至於全面,但基本小康還是可以的。




西漢之後的皇帝們自是知道漢朝戴聖寫的《禮運大同篇》,裡面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所在的時代稱之為小康,言此六君子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5]。




後世用一百年來建設小康也不是什麼難事嘛,只要沒有戰事,與民修養,不做勞民傷財之事,都是能達到小康的。




甚至一些皇帝覺得在他治下,天下已經達到了小康。




在他們看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沒有新世界新時代新中國來的好奇,為何都要加一個“新”字?和王莽的新朝有何聯繫?




劉秀就是好奇人之一,畢竟王莽的新朝就是被綠林軍和更始帝所滅,而他當時在更始帝手下,可以說是他一手殲滅了王莽的主力。




劉秀看了王莽一眼,舉手問了這個問題。




王莽正在感慨如題中所做居然還到不了大同嗎?忽然聽到劉秀提到他的新朝,瞬間將心中的感慨拋諸腦後。




他當然也注意到了這個新字,聽到的時候還挺開心的。雖然知道自己的新朝沒能傳世,但後世又出現了一個“新朝”,說不準是他的後代建立的政權呢。




然而還沒高興多久,就迎來了當頭喝棒。




“新中國和公元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沒有任何關係,順便提一下王莽建立的新朝一直不被正史承認,和新中國相提並論有些登月碰瓷了。”




王莽聞言臉色忽紅忽白,宛如調色盤。




“噗嗤——”朱元璋沒忍住笑噴了。




“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什麼就不用說了吧?這個‘新’字有多重含義的,代表著‘繼往開來’之新,也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劃時代的發展……”




“總之這個‘新’字是屬於全體人民的,不屬於個人,和歷史上的新朝沒有任何關係。”




臉有些疼的王莽:“……”知道沒關係了,但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強調,好像他上趕著一樣。




“老師,”王莽拱手做禮,“既然新中國這麼厲害,為何還只是建設小康,而不是大同呢?”




“題目中的小康社會可不是《禮運大同篇》中描繪的小康,《禮運大同篇》的小康指的是小小的安定,大同指的是天下太平,沒有戰爭,人人和睦相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但題目中的小康是有標準的,1991年確定了小康標準的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




包括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住房條件……成人識字率、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等等指標。”




顧青嵐說完,看向臺下傻眼的眾人,“現在你們還覺得小康容易嗎?”




提問的王莽:“……”




剛才覺得容易的眾人:“……”




是什麼樣的朝代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人均預期壽命居然七十歲!常言道“人到七十古來稀”,七十歲已經很高壽了,在很多朝代,這個年紀的老人是可以有特權的!




沒想到在題目中提到的新中國竟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康標準,十六個標準之一!




還有嬰兒死亡率不能超過百分之三,每一百個嬰兒要成活九十七以上,這怎麼可能呢?知不知道剛出的孩子有多難養活?一個不小心就能夭折,有的甚至都生不下來在母胎裡就夭折了。




成人識字率要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這和人人識字有何區別?




書籍珍貴,平民連束脩都交不起怎麼可能人人向學?




……




現代小康的標準震驚的何止在場考生,各個位面的古人們都露出驚詫的神情,不可置信地望著天幕。




隨後便是劇烈的討論。




“不可能呢,怎麼會有那麼好的國家。”一個滿臉滄桑的老人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渾濁的雙眼裡滿是驚恐,再看又彷彿是亮光。




“就是,這怎麼可能的,哪有這麼好的國家,人人都能吃飽穿暖,有好房子住,村裡有好路,老人要活到七十,小孩不能死,這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




“生老病死人之常態,怎麼可能做得到讓人活到七十,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年過五十的老者,在農家這個年紀已經很大了,一隻腳邁進了棺材裡,再過幾年幹不動活了離死也不遠了。




七十於他雖然只差十幾年,卻如鴻溝一邊難以逾越。




“可如果真有這麼一個國家呢?”




無數人都在說不可能,但心裡又忍不住幻想有這麼一個地方。




**




草原,遊牧民族盯著天幕的眼睛紅得能滴血,在草原上,是沒有老人的!




寒冷的冬天會帶走無數的老人,有的是被凍死,有的是被病死,更多的是沒有糧食餓死的。




冬天,草原上的老人會省下自己的口糧養活孩子,孩子才是草原的希望,他們已經老了,力氣大不如前。適者生存,弱者在草原上是找不到獵物的。




可他們也才五十左右啊。




活到七十歲,怎麼可能呢?一個壯健的草原漢子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




大秦位面




連續聽了兩道題的解析,因為天降異象,陛下上天而彙集在咸陽宮的公卿們終於明白了為何陛下答題的時候那般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