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二十三章





趙匡胤怒氣值不斷上漲,看到最後更是嘔出一口老血。




諸公見狀連忙去扶,並召喚來太醫為其診脈。




……




明清位面




識字的人發現考的大多是唐詩宋詞後,一股腦湧進了書局裡搶購唐詩宋詞,尤其是李杜一人的詩集都被賣斷貨了。




朱元璋臉黑了,史他都還沒學會,又來了一個詩,他要學到什麼時候去。




乾隆大為可惜:這題簡單啊,若是讓我去答就好了。?()?[()”好多題目都是送分題呢。




模擬考場




曹植默默舉手,“老師。”




“這位考生,有什麼問題嗎?”




“這首《七步詩》,上面寫的是曹植所作,可我沒做過這首詩啊。”他要是寫這詩,那小心眼的兄長還不得更過分的迫害他?




顧青嵐沉默了一瞬,“曹植同學,詩是不是你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按照要求答題。”




曹植:“???”




顧青嵐:“曹植同學難道覺得這首詩寫得不好?”




“那倒不是,就是……”它真的不是我寫的啊!!為什麼要我寫該詩反應了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啊?




一旁的曹操聞言,側頭看了小兒子一眼,什麼《七步詩》?




翻了翻考卷,曹操發現自己落後太多,他們都寫到第一頁了,自己還在糾結《觀滄海》是什麼時候寫的,表達了自己什麼的思想感情。




倒不是懷疑不是自己寫的,這詩的風格和他很像,肯定是出自他之手,而且還是寫於未來。




因為目前的他可沒去過碣石山。




不行,得趕緊寫完這幾題趕上進度。




這詩一看就是他心情好的時候寫的,“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他當時一定是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比如打了勝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嗯!就這麼寫!相信自己。




**




杜甫寫完《春望》後,心情都舒暢了不少,做完第一頁的題目後,在第一頁看到了自己前不久寫的《石壕吏》。




啊這……




杜甫握筆的手緊了緊,眸中有淚光閃過,上天也太眷顧他了,出的題目竟然都是




()他的新作。()




他不能辜負這份眷顧。




?想看迴夢逐光的《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嗎?請記住[]的域名[(()




於是杜甫在卷子上寫下: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




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於是寫下了這首《石壕吏》,對深受戰亂之苦的黎民百姓深表同情。




……




本以為只用寫幾道題,就可以去寫文章,輕輕鬆鬆考及格,但……哪有什麼輕輕鬆鬆,剛看題目就花了不少時間,還要各種分析、賞析、翻譯,甚至有的還要寫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從此再也不想寫詩的啟發算嗎?




沒想到這還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默寫。




學而不思則,_________________。




看著很簡單,但一旦遇到給後面一句,讓寫前一句時,就會發現是個坑。




雖然他們不少人都愛用倒背如流來形容自己熟讀書籍,可…誰會去真的倒背啊?!




崩潰jpg。




蘇轍盯著卷子上那半句“今夕是何年”面露痛苦,他也不想寫,但這詞後面寫的是——蘇軾《水調歌頭》。




兄長到底什麼時候寫的這首詞?




收到過蘇軾好多詞作的蘇轍絞盡腦汁回想前半句。




就連蘇軾都蒙圈了,____,寂寞沙洲冷。前面是什麼?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他在那裡的時候寫過什麼詞來著?




寫過上千首詩詞的蘇軾望著卷子上詞牌名發呆,要不還是放棄吧,可是自己寫的都寫不出來,會不會太丟人了?




不如現作一首吧,這樣就算填錯了也不能說他寫的是錯的,頂多就是寫的詞太多了記混了而已。




寫到這裡,在場的文人們終於知道必背古詩詞是什麼意思了,不光要背,還要倒背如流,才能看到後一句想到第一句。




寫的時候一時爽,回憶起來痛!痛!痛!




怎麼還有人背《出師表》啊,那不是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嗎,最重要的這不是詩啊!




親小人,遠賢臣,後面是什麼?




唉,剛才那個身著布衣,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的不會就是諸葛孔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