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四十一章





劉秉忠本想勸勸忽必烈,正要開口,忽然想到什麼,又默默嚥了回去。




就在剛剛,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或許大元只是曇花一現,所以才會如此。




他是漢人,還是出身世宦之家的漢人,祖上世代為遼朝官宦大族,曾祖任金朝邢州節度使,漢人一向敵視他們。他又豈會不瞭解漢人與異族之間的矛盾。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遼國那一套,但即便如此,也收復不了所有漢人的心。




也不知清朝是如何做到的。




忽必烈和劉秉忠想到一塊去了,他也很疑惑為什麼清朝可以坐穩中原的江山,還人才輩出,清人考試也太佔便宜了。




最虧的就是他了,漢人文化還沒完全整明白就要考試,而且無論是皇帝還是文臣武將,都沒其他朝代多。




“仲晦,你給本王請的老師真的可以讓本王及格嗎?”




劉秉忠:“……”這他哪敢保證,“陛下,那幾位都是史學大家,有他們在,定能事半功倍。”至少能瞭解元朝之前的歷史,元朝之後,就算是史學大家也沒轍啊。




……




模擬位面




看著踴躍報名的場面,顧青嵐有點意外,怕沒人想當她才說有機會獲獎,早知道這麼多人相當小組長,她就不先說有機會獲獎了。




“既然大家都相當小組長,那不如投票選舉,你們桌上都有白紙,在上面寫下你們屬意的人選,就選八個吧,秦漢一個,三國兩個,唐兩個,宋一個,明一個,元清一個。




以上都不屬於的話,和你們就近的朝代一組。比如魏晉南北朝可以和三國一起,隋朝可以和唐朝一起。”




戰國時期的武將:“???”這麼說他們要和秦漢一個組?那可是不死不休的死敵啊!




秦漢&元清:“??”他們就不配自己一組嗎?




魏晉南北朝:“???”誰要和他們一組啊。




隋朝:“??”




看了看為數不多的幾個隋將,算了,直接投票吧。




劉邦默默舉手。




顧青嵐:“劉邦同學還有什麼疑問?”




“老師,漢朝的名將挺多的,為何不能自己一個組。”說完,他還補了一句,“秦朝的名將也多,讓他們自己一組不可以嗎?而且還有六國時期的名將呢。”




顧青嵐看了看人數,點頭道,“行吧,就漢一個,秦和戰國一個,共選九個。




()快選吧,五分鐘後交上來。”




元太祖鐵木真也想舉手,但看到寥寥幾個元將,放棄了。




他們草原男兒,馬背上的民族,武將為何這般少?這不合理!




等他回去一定要嚴加訓練,比文輸了也就罷了,畢竟是中原自己的文化,比武將怎麼能輸呢。




想他鐵木真統一諸部,建號稱汗,滅夏攻金,徵西遼滅花拉子模,西征東歐,可沒怕過誰。




……




大秦位面




大秦意外得到一個小組長名額,嬴政雖然心裡有點複雜,但更多的還是高興,選蒙恬!快選蒙恬!




蒙恬你快站出來。




不是白起王翦不好,而是蒙恬能夠得著。




另一邊的漢武帝位面的劉徹也是這個想法,只有選擇本朝的人,自己才能夠得著,不然這小組長有就跟沒有一樣。




唐太宗位面就完全不用擔心了,大唐兩名額,陛下肯定要佔一個,至於另一個,李靖或者其他人都可以。




武周位面,武則天看了一下競爭力度,算了,她這一朝的武將爭不過那些開國功侯。




倒是三國位面,三家自動數一數自家和其餘兩家的人數,發現竟詭異的勢均力敵。




**




模擬考場




發現神女不管臺下的走動後,眾人立即起身奔向目標。




李世民和手下一起商議,是兩個名額都要,還是讓給後世一個,畢竟中晚唐的藩鎮割據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劉邦看向劉秀,意思不言而喻。




劉秀雖然有些掙扎,但還是點頭答應了,讓屬下一起選舉劉邦。




這時,霍去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神女只說共選九個,每個朝代或者兩個朝代分一個,沒說一定要選當前朝代的人啊。”




漢朝諸人沉默了一瞬,紛紛看向霍去病。




劉邦哈哈一笑:“你說得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教室就那麼大的地,劉邦他們說話又沒避著旁人,離得遠的聽不到,但離得近的人不約而同一頓,心裡:臥槽,這也行!




於是不少人紛紛在白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九遍!




“陛下,”偷聽回來的程知節把這事告訴李世民。




李世民眸光微閃,瞬間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