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六十六章

 宋神宗位面

 趙頊震驚地看著天幕裡的沈括,期間還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朕記得沈括是嘉祐八年的進士?”

 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回道:“稟官家,沈知州確實是嘉祐八年的進士。”

 趙頊表情頓時微妙起來,雖然嘉祐八年二月起仁宗就重病不起,於三月二十九日駕崩於東京福寧殿,但這個時間也是春闈期間,春闈過後就是殿試。

 理論上來說沈括是在仁宗在位期間中的舉人,在他父皇英宗朝進行的殿試,進士及第,算是英宗朝的進士。

 可是新帝登基通常依然屬於仁宗朝。

 仁宗朝的臣子未免也太多了些,前有范仲淹、歐陽修、晏殊、王安石、司馬光……

 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沈括,名將裡還有個狄青。

 這人數未免也太多了吧?大宋能上去的臣子大半都是仁宗朝的,他們這些朝代就不能出幾個嗎?

 哪怕現在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轍……甚至沈括都是他的臣子,趙頊也忍不住碎碎念。

 搞得好像是隻有仁宗慧眼識英雄一樣。

 趙頊碎碎唸完,轉頭問中書舍人,“仁宗朝的大臣還有哪些?”

 不行就都調回京吧,省得他每天都要下詔把人調回來。

 本來朝臣們都沒有往這上面想到,趙頊提出後,眾人便不自覺地往這上面想,這一想便一發不可收拾。

 可不就是嘛!太祖太.宗真宗時也是人才濟濟啊,寇準、丁謂、呂蒙正等人不都是太宗真宗朝的嗎,雖說有人結局可能不太好,但好歹執宰輔政過,比起晏殊蘇轍等人可有名多了。

 要說寫詩,寇準他們也寫了不少詩啊。

 自從唐玄宗將詩詞定為科舉必考的科目,考過科舉的誰不會寫詩啊?沒寫過幾首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要考科舉。

 怎麼就只有仁宗朝的那幾個能上去?

 要知道,仁宗都沒能上去呢,也不知道仁宗朝的進士怎麼回事,一個接著一個的上。

 怪哉怪哉。

 也不知仁宗見了是什麼感受,臣子是扎堆上,官家只能看著。

 漢安帝位面

 鄧綏眸光微動,手不自覺地攥緊,隨後又緩緩鬆開。

 張衡是她用公車請入朝的,也是在她的支持下發明瞭獨飛木雕、渾天儀、瑞輪蓂莢等物,朝中不少人都說這些是淫巧之物,旁門左道,是她鼓勵並支持張衡完成。

 自從上次在天幕裡看到了無人噴灑機,她更堅信了自己的想法,或許傾盡大漢的國力也做不出卷子上的無人噴射機,但若改進張衡發明出的獨飛木雕,或許可以做出功能類似的噴灑機。

 她看得出的無人噴灑機是同一原理。

 那麼在此基礎上研究改進,就算不能達到無人噴灑機的高度,也不會比現在更差才是。

 張衡能被後世這麼多人尊敬,便足以說明她沒有看錯人。

 大漢如今是什麼情況,張衡心裡應該很清楚,否則也不會拒絕入朝為官了。

 明明永元年間(89年-105年),張衡就被推舉為孝廉,卻幾次拒絕了公府的徵召。若說他無心仕途,之後又在南陽主簿任上殫精竭思十年,作出《二京賦》這樣的著作,諷刺承平日久后王侯公卿過度奢靡。

 他或許不在乎仕途,但定是想為民為國做一番事業。

 所以永初五年,各地發生蝗災,她讓各郡縣舉薦賢才,並且派公車把舉薦的賢才接到洛陽時,張衡沒有同往常一樣拒絕,而是同意了朝廷此次的徵召。

 於是之後就有了獨飛木雕、渾天儀、瑞輪蓂莢……

 如今張衡得此機緣,會不會有更矚目的成就呢?

 鄧綏眸中閃過一絲亮光,嘴角微微上揚,這回總不會再有人說張衡所作是旁門左道,淫巧之物了吧?

 ……

 漢高帝位面

 劉邦的視線在天幕上轉了一圈,也沒看到有認識的,都要放棄了,忽然看到一個著藏藍長袍,身形高大的人。

 “張蒼!”劉邦瞪大了眼睛,居然是張蒼。

 大臣們聽到劉邦脫口而出的名字,齊齊一怔,代國國相張蒼?

 就是那個擔任秦國御史,掌管宮中各種文書檔案,因犯罪逃跑回家,之後追隨陛下的張蒼?

 不少大臣眼神頓時微妙了起來,之前張蒼犯罪理應斬首,可是當張蒼脫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時,湊巧被王陵看到了他又高又大的身體,以及一身如同葫蘆籽一樣肥碩白皙的皮膚。

 王陵驚歎於張蒼長得好,就向當時還是沛公的陛下說情,赦免了張蒼的死罪[1]。

 陛下那點小毛病,他們又不是不知道,因為人家長得好而赦免人家的死罪什麼的,他們也能理解。

 就是——

 張蒼為什麼也能在上面?

 畏罪潛逃的反覆小人,為何能在上面?

 對了,張蒼擅長什麼來著?這次考什麼?

 眾人抬頭望天,在人群中尋找張蒼的身影。

 劉邦盯著天幕裡的張蒼看了好一會兒,吩咐道:“趕緊派人去代國,召回張蒼。”

 不管這次考什麼,都得把張蒼召回來,要是張蒼落到別人手裡……

 以張蒼的為人,他可不覺得張蒼會寧死不屈。

 大秦位面

 嬴政經人提醒後發現了張蒼,巧的是人就在百官之中。

 看一眼天幕裡的張蒼,又看一眼面前惴惴不安的張蒼,嬴政無聲一嘆,可惜不是現在的張蒼。

 嬴政將張蒼上下打量了一番,“你會數術?”

 “稟陛下,臣自幼便喜歡書律歷,數術也略懂一些。”

 “起來吧。”嬴政決定暫且先看看張蒼考得如何。

 “諾。”

 張蒼回到人群中,大大鬆了一口氣,抬手擦汗的時候,心仍舊跳個不停。

 竟然有他!

 天知道他看到的時候有多不可置信,還以為天幕裡那人和他長得一模一樣呢。

 直到看見天幕裡那人舉手投足都與他一模一樣,他才確定那人就是自己。

 只不過是將來的自己。

 張蒼抬眼,滿目期待,難道說將來的他出將入相,成為了一方人物,名留青史?

 **

 崇禎位面

 朱由檢看到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時眼前一亮,看到留著辮子頭的清人時,笑意僵住了。

 為什麼總有清人?

 簡直陰魂不散。

 他下回上去,一定要向列祖列宗揭露清人的罪行。

 希望所有的清人都不及格,朱由檢和往常一樣,發出惡毒的詛咒。

 “列祖列宗保佑,務必讓徐光啟、李之藻狀元及第,清人集體落榜。”

 雖然在之前的考試中袁崇煥也及格了,但朱由檢還是由衷希望徐光啟、李之藻這兩個文臣能及格。

 一來袁崇煥遠水解不了近渴;二來滿朝文武只有袁崇煥手握神器,他也放心不下;三來神器這種東西當然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