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392章 奧斯曼和俄國

 “身後就是伊斯坦布爾,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就像劉鵬曾講的那句“少年強則國強”一樣,漢國的教育經過這些年的進步基本已經成為了全球標杆。

 按照漢國的徵兵標準,小學學歷是最低標準,中學才是真正一個士兵的起步。

 這些其實很多國家都可以學,但除了大英帝國以外,大部分國家都很難學到精髓,哪怕是目前稱霸歐陸的法蘭西,也是如此。

 可以這麼說,整個漢軍,就是一臺精密的儀器,環環相扣,沒有一絲取巧的空間。

 如果按照漢國的標準,此時的俄軍已經算的上一個合格的對手了,最起碼不會再出現像上次那樣炮彈彈道計算失誤,最後打到自家的笑話。

 而在整個黑海戰爭中,除去十來天前的克里米亞戰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目前在黑海附近打響的“百萬人混戰”。

 至於說奧斯曼人死多少人,那和英國沒有一點關係。

 這樣的地理困境,也意味著整個俄國和奧斯曼註定是不死不休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只要奧斯曼還佔領黑海,控制整個小亞細亞,這場戰爭哪怕這次輸了,以後還會再打回來。

 在整個俄軍中,大概有差不多二十萬左右的士兵具有小學文化,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笑話”,事實上,哪怕是法蘭西這樣的工業強國,在軍隊中的大部分士兵,其實也是小學學歷。

 只不過目前奧斯曼的軍火產量,根本就不可能供應如此龐大的消耗,所以尋找外援,就成了“必然”。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教育是一切的本質,這是漢國剛剛建國時就確立的國策。

 雖然在英國的戰略中,擊敗俄國是比先擊敗法國更高的首選,但是英國人的戰略永遠只有一條,那就是在別人沒有完全失控之前,大英帝國永遠不下場。

 就像羅素在最新一次給奧斯曼蘇丹的回信中寫道:“親愛的蘇丹陛下,大英帝國將對奧斯曼帝國提供價值五千萬英鎊的軍火,以及一億英鎊的貸款,這是我們之間友誼的體現——”

 在工業時代,具有紀律的產業工人,直接就是最好的兵源。

 對此,英國人是非常開心,甚至在羅素和蘇丹的通信記錄中,多次使用“親愛的”這樣具有歐式禮儀的用詞。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整個奧斯曼這段時間都在瘋狂的徵兵,大有十丁抽一,五丁抽一的舊架勢。

 ………………………………………

 “娜塔莎,這裡實在太冷了,前段時間據說還有幾列載著煤炭的車皮過來,現在聽人說已經被分完了,團長告訴我們,附近還有一個沒有被砍伐的森林,應該可以夠我們取暖,這幾天我一直都在忙著砍樹……”

 “上帝保佑俄羅斯,我們會贏得這場戰爭,至少在我回到莫斯科之前,還能夠看到勝利!!”

 “娜塔莎,我愛你,就像家鄉的河水,永遠圍繞著高山旋轉!!”

 “愛你的阿拉希莫夫!!”

 四五米深的地下戰壕內,穿著厚實灰色軍裝,戴著少校軍銜的步兵營營長阿拉希莫夫在油燈的照耀下,放下了手中剛剛烤好,可以使用的鋼筆。

 “劈哩叭啦”,身旁的火爐炸了炸,裡面發出木塊被炸開的聲音,沿著火爐往上看,還有一個長長的煙囪,插在土牆上,通過小孔慢慢的排出戰壕外。

 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畢竟在這樣一個封閉的戰壕內,空氣不流通意味著什麼,哪怕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後果。

 “唉!!”

 阿拉希莫夫重重的嘆了口氣,隨後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黑色牛皮錢包,錢包打開,露出一張不算太模糊的笑容。

 這張黑白照片,是當初在莫斯科漢國人開的照相館裡面照的,了他五個盧布,在俄羅斯,絕對算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照片上女孩扎著兩個羊角辮,笑的時候有些“慌張”,看起來有些不適應當時拍照時的燈光。

 女孩叫娜塔莎,一個非常大眾的俄國名字,目前就讀於莫斯科女子大學,是這個時代,少有的女大學生。

 每當看到娜塔莎,阿拉希莫夫就好似有了“無窮”的力量,對於戰爭,也沒有那麼恐懼了。

 對於阿拉希莫夫而言,“回家”,就像一個樸實的願望,支撐著他在這樣封閉的戰壕中,日復一日和奧斯曼人廝殺。

 “少校,上面要求我們進攻!!”

 就在阿拉希莫夫欣賞娜塔莎天真的笑容的時候,身後的一道俄語聲,打斷了他所有的準備。

 “哦,去哪裡??”

 阿拉希莫夫假裝不在意。

 “去十五公里外的一處奧斯曼人修建的碉堡群,目前我軍正在進攻那裡,人少已經不夠用了。”

 下屬的副營長達西夫,表情有些“複雜”,畢竟這個時候增兵,他們註定凶多吉少。

 “啪”,阿拉希莫夫手中的錢包掉落,露出了裡面的照片。

 達西夫瞅了一眼,隨後閉上了嘴,畢竟這個時候,他最好還是不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