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土皇帝

 漕運衙門、淮安府衙、兵備府等官衙都在老城,聚在一起。 

 進入上坂街,入眼可見一座高大的牌樓。 

 上書幾個大字:總督漕運行政公署。 

 正是周鑑未來工作的地方,漕運總督衙門,歷史上清朝時改稱為“總督漕運部院”。 

 北面隔著一條街就是淮安府衙。 

 周鑑回頭看了眼。 

 前世他曾自駕來過,在停車場門口等了半個小時,還在網上發視頻噴過此處保安不靠譜。 

 如今,在同一個路口,今生卻被眾官簇擁著...... 

 得知新任漕運總督到來,淮安府衙所有官員都在官衙外迎接。 

 原本他們想出城迎接的,奈何時間太過匆忙。 

 漕運衙門建築宏偉,佔地龐大,約有三萬平方米。 

 府衙內早已安排了酒宴,為周鑑接風洗塵。 

 淮安府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都到了,唯有淮安府同知周光夏未到,同僚說他去了東河船政廳。 

 周鑑記住了此人。 

 不給本侯面子啊,有點意思! 

 漕運總督不僅理河督漕,更兼有巡撫地方,守土職責。 

 長江以北,到淮河這一片四府三州,無論民事還是軍務,周鑑都能管,可謂位高權重。 

 當然,他主要任務是管理漕運,每年大約有四百多萬石漕糧經過他手中,再運往北方。 

 若是漕運斷了,那京師及北方有些地方,會餓死不少人。 

 天下大命,實繫於此! 

 這麼大工作量,僅靠漕運總督一人鐵定無法完成。 

 為此,漕運總督的屬下配有理漕參政、巡漕御史、郎中、監兌、理刑、主事等級別和職掌各不相同的屬官。 

 御史和郎中負責督催。 

 參政負責押運。 

 監兌和理刑負責管理洩洪和造船廠。 

 主事管理閘口...... 

 漕運總督下屬文官武將,及各種官員,總計多達二十七十人! 

 此外,還有衛漕兵丁及水師營兩萬人馬! 

 若是加上沿途各州府的護漕兵丁,總計人馬高達十二萬! 

 皆由漕運總督執掌! 

 可以說,周鑑在淮安府,就是一個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