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05章 董卓遷都長安

 董卓先前認為,這些關東聯軍皆是烏合之眾,故而並未在意。直到關中傳來皇甫嵩的消息,董卓才開始重視起來。皇甫嵩麾下三萬軍士,雖然未曾表明立場,然董卓亦知曉,皇甫嵩對待自己的態度,絕對是有敵意的。

 洛陽雖有七萬兵馬,可是僅憑洛陽一地,定然無法供養如此多軍士。肯定需要從關中運糧來洛陽,皇甫嵩一旦封鎖潼關,那自己掌握再多兵馬,也無用矣!當即便與長史劉艾商議對策。翌日,董卓便以皇帝劉協的名義。召皇甫嵩以及京兆尹蓋勳入京,欲解除二人兵權。

 而在南邊的荊州刺史王叡,亦起兵號召征討董卓。然並未第一時間北上,而是打算南下武陵,趁機殺死武陵太守曹寅。曹寅與王叡不相容,皆欲置對方於死地。曹寅得知王叡消息,便心生一計。假傳檄文給長沙太守孫堅,誣陷王叡種種罪狀。

 孫堅前番與王叡,一起平定長沙及附近郡縣叛亂。王叡覺得孫堅出身低下,行事粗野。故而輕蔑孫堅!孫堅遂與王叡,生出矛盾,然卻沒有斬殺王叡的理由。如今收到曹寅檄文,正好以此藉口除掉王叡。便立馬整軍北上,趕往江陵。

 過了半月,王叡正在江陵整軍。聞聽城外來了一支兵馬,一時也有些疑惑。便行至城上觀察。城下軍士便對城上王叡喊道:吾等軍士,常年與流寇叛賊交戰。所得賞賜卻不夠衣食所需,故而行至此地,望刺史大人能資助一二。

 王叡聞言回道:吾為一州刺史,豈會薄待軍士,爾等這便入城。說罷,便下令打開城門,放這些軍士入城。而孫堅此時,也混在這些軍士當中。待這些軍士入城之後,王叡便親自領著這群人,前去倉庫。待孫堅摸近王叡身前,王叡這才發現孫堅,面帶驚訝的問道:軍士請求賞賜,孫府君怎在此?

 孫堅回道:奉使者檄文命,誅殺王叡。王叡疑惑問道:吾有何罪?孫堅見狀,冷言回道:吾亦不知汝所犯之罪,然使者檄文在此,吾只奉詔將汝誅之。王叡眼見孫堅軍士,已然控制城門內外。自知必死!隨後便吞金自盡了。

 孫堅殺了王叡之後,便順勢吞併王叡麾下的萬餘荊州軍。還將江陵府庫中的錢糧,全部搬空。隨後,便領兩萬多大軍繼續北上,前往魯陽與袁術合兵。

 由於麾下軍士較多,孫堅行至宛城之時,糧草已然剩餘不多。便讓南陽太守張諮,供給糧草。張諮乃是董卓封的南陽太守,此番並未起兵響應討董。打算保持中立的立場!

 得知孫堅請求之後,便也猶豫是否要出糧。且孫堅與自己乃是平級,皆是一郡太守。手下署吏也對張諮言說,孫堅不過乃鄰郡太守,無權調撥南陽錢糧。張諮聽罷,也覺之署吏有理。便拒絕孫堅請求。

 孫堅得知之後,頓時暴怒。連刺史王叡都被自己殺了,而況張諮這個南陽太守。隨後,孫堅攜厚禮拜訪張諮。張諮見孫堅這般舉動,第二日便攜酒肉出城,行至孫堅軍營答謝。二人飲酒正盡興之時,大帳內進來一名官吏,言說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其按軍法從事。

 張諮聽罷一驚,頓時明白孫堅要殺自己。便起身欲逃,然孫堅大帳內外,早已佈滿甲士。孫堅隨後便下令,將張諮推出軍門斬首。而待張諮死訊傳回南陽,大小官吏皆驚。自此,孫堅所提一應物資,宛城上下,無不滿足。

 而荊州刺史王叡死後,荊州各郡群龍無首。孫堅又領軍北上,各郡的流寇叛賊,又趁勢崛起。賊寇蘇代,自封長沙太守。貝羽自封華容縣令。武陵,江夏,零陵也有賊寇作亂。故而整個荊州,已然脫離朝廷掌控。袁術又皆屯軍魯陽,孫堅又不在荊南。哪裡顧得上剿賊。

 消息傳回洛陽,董卓與手下商議之後。決定派宗親劉表繼任荊州刺史。而劉表此時年紀,已然四十八矣!而袁術孫堅以及各郡流寇,皆想維持荊州目下形勢。故而皆欲阻止劉表南下荊州!劉表亦知曉,若自己領軍南下,定然會有不少麻煩。一旦被袁術孫堅截殺,怕是凶多吉少。

 於是劉表一人一馬,小心繞過袁術孫堅二人。行至宜陽,便表明身份。劉表明白,自己想要坐穩荊州刺史之位,只能依靠本地士族。便設宴,邀請荊州本地豪族,蒯良蒯越二人,以及蔡瑁。共謀大事!與幾人一番談論之後,劉表成功與荊州士族達成共識。

 而屯兵扶風的皇甫嵩,接到洛陽聖旨之後。思慮了數日,還是決定前往洛陽。皇甫嵩子侄皇甫酈,苦勸數日,皆未讓皇甫嵩改變心意。知曉此後,自己與皇甫嵩,多半死於董卓之手。然亦跟隨皇甫嵩,一起去了洛陽。

 而楊奉此時,正領萬餘白波賊,進攻河東郡安邑。董卓便派自己女婿牛輔,率領麾下軍士,前往河東郡剿滅楊奉。又派中郎將徐榮,領萬餘官軍精銳駐守成皋,防守酸棗的叛軍。再派胡軫南下,防備袁術孫堅。董卓自己領餘下數萬兵馬,坐鎮洛陽。防備北面的劉和與王匡,還有南面的袁紹孔伷。尤其是劉和,董卓可是知曉劉和此人。又得知劉和麾下冀州軍,竟有三萬。亦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