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05章 董卓遷都長安

 而劉和此時,駐紮在懷縣。河內太守王匡,手下只有數千郡兵。並無多少戰力,又臨近洛陽。若非劉和領軍前來,王匡定然日夜憂慮。劉和心裡知道,這些關東聯軍,皆不敢輕舉妄動。然只靠自己,也無法攻入洛陽。劉和也派出斥候,打探河東與弘農的消息。

 幾日後,斥候來報,言說黑山賊頭目眭固,領近萬黑山賊入侵上黨。上黨臨近魏郡與河內,若不管這些黑山賊,怕是一旦與董卓大戰,這些黑山賊便會襲擾後方糧道。然太行山連綿數千裡,一旦分兵去剿。這些黑山賊便遁入大山之中。一時間也猶豫起來。

 不久後,劉和又收到牛輔領兵入河東的消息。劉和便召集眾人議事!待眾人齊聚,劉和便將上黨與河東的情況,告知眾人。郭嘉建議劉和,派遣大將分兵入上黨。若上黨被黑山賊佔據,定然會繼續襲擾魏郡與河內,若魏郡至河內的糧道,被黑山賊截斷。便大事不妙矣!戲志才也認可郭嘉之言。

 劉和其實對於河東,更感興趣。心裡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荀彧說道:主公,上黨位置特殊,不可不救。然此時牛輔已然進兵河東,定然會與楊奉大戰。此乃良機,主公可收漁翁之利!如今董卓在對岸,佈下重兵。吾軍定然不可輕易渡河,且渡河之後,便是十餘里平原之地。極易西涼騎兵突襲!不若在孟津,留下一支疑兵迷惑董卓。主公領精銳大軍,西進河東。若能一舉奪下河東,便有機會截斷關中。關中若失,董卓縱然兵多,敗亡亦是早晚之事。

 眾人聽罷,皆細思荀彧所言。劉和亦心裡感慨,荀彧與自己想法如出一轍。戲志才便說道:若再分兵河東,只怕兵力不夠!荀彧便回道:志才所慮甚是,牛輔乃董卓女婿,麾下統領皆乃涼州精銳。手下有四名校尉,分別是李傕,郭泛,張濟,樊稠。還有輔軍賈詡,亦是多謀之士。

 劉和聽到賈詡,心裡一驚。荀彧口中所言之人,除了賈詡,劉和皆不在意。劉和說道:河內至河東,足有二百里。若想不被牛輔發現,怕是不易。且董卓重兵皆在對岸,若被董卓察覺吾分兵。怕是會趁勢過河,攻取河內各縣。

 荀彧說道:主公放心,如今關東聯軍三面圍困洛陽。董卓不敢輕易領軍北上,攻打河內。荀諶也說道:不錯,袁術與袁紹二人,皆距離洛陽百餘里。若董卓敢領兵來攻河內,想必不出數日,洛陽便失矣!帳中諸人,皆也如此認為。劉和心裡卻明白,袁紹袁術是何貨色!指望這二人對董卓造成威脅,還不如指望曹操鮑信。

 正在此時,斥候入帳來報。言說上黨太守,已然被黑山賊斬殺。眭固已然佔據長子縣!眾人聽罷,皆看向劉和。郭嘉便建議劉和,立馬派兵北上上黨,定要奪回長子,將黑山賊趕出上黨。若對黑山賊置之不理,定然後患無窮。其餘幾人,皆認可郭嘉所言。

 劉和考慮片刻之後便下令,讓樂進領麾下右營武卒,北上上黨。樂進張遼便拱手領命。隨後劉和又對王匡說道:王太守,汝便領麾下軍士駐紮孟津,防備董卓渡河進攻河內。王匡聞言,便也領命。劉和又命張合領左營武卒,駐紮西邊不遠的小平津。防止董卓聲東擊西。又囑咐王匡與張合,只需拖住董卓對岸大軍便可。莫要輕舉妄動!張合高奐以及王匡,便皆拱手答應劉和。

 劉和便繼續說道:明日一早,雲長與吾,率領前後營,以及翼德子龍所領騎軍,皆往西進兵河東!眾人便皆拱手領命。隨後便各自散去準備。當夜,劉和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回鄴城。翌日清晨,幾路大軍便在懷縣分開了。

 而酸棗這邊,這幾路人馬自合兵之後。便並未再有何動作,日日飲宴暢飲。曹操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再三提出,聯軍進兵攻打成皋,再一舉攻入洛陽。然這幾位太守,皆對曹操之言,置若罔聞。曹操便打算,領麾下數千人馬獨自出戰。鮑信與曹操素有情誼,便也答應與曹操一起,往西進兵。張邈見曹操執意進兵,便派親信衛茲,領三千人隨曹操一起。於是,鮑信與曹操及衛茲,合兵近兩萬,朝向成皋而去。

 而董卓見關東聯軍聲勢日益,便也心生憂慮。過了兩日,董卓收到皇甫嵩與蓋勳消息。頓時哈哈大笑,原本董卓還擔心,皇甫嵩會不奉詔,領兵佔據關中。如今皇甫嵩竟真放棄兵權,奉詔入京。董卓便再無後顧之憂矣!

 於是便讓親弟董旻,即刻前往長安,接管皇甫嵩麾下兵馬,坐鎮長安。而等皇甫嵩與蓋勳入京之後,董卓便下令將二人收監。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與董卓有些交情,便行至董卓面前。對董卓辯理,責以大義,且叩頭落淚。董卓身邊之人,皆被皇甫堅壽感動。又礙於皇甫嵩名望,便皆開口向董卓求情。董卓見狀,便下令將皇甫嵩放了,還任命其為御史中丞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