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十八章 洛神


                 最近這段時間,張雲起每天下午放學之後,就在家裡教大哥張雲峰做正宗傳統的張記棲鳳渡魚粉。

  現在他讀通學,晚上時間一大把。

  張雲峰學的很用心,但在廚藝方面他的悟性不太高,不過這也沒什麼,以後生意好了,開了連鎖店,做魚粉的事兒哪還輪得著他一個老闆動手,只是這些天裡,哥倆天天晚餐都得吃棲鳳渡魚粉。

  對於張雲起來說,這玩意像米飯一樣,真吃不膩,反倒是前世他在外邊打拼的時候,吃不到正宗的棲鳳渡魚粉,就特懷念。

  這種感覺應當每個人都會有,畢竟一個人在外面漂久了,習慣會改,口音會變,但口味是永遠不會變的,因為你永遠會記得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對於張雲起來說,棲鳳渡魚粉、江川燒雞公一直是他心頭摯愛,前世有一段時間他在職場上混的不如意,辭職了,搞起了餐飲,他專程請了一個棲鳳渡的老師傅,那個老師傅跟他關係很鐵,見他喜歡吃魚粉,就教了他最傳統正宗的棲鳳渡魚粉的做法。

  後面那個老師傅年紀大了,退了休,回家養老,但兩人一直有聯繫,張雲起記得有一次在電話裡跟他閒聊,老師傅感嘆說:“現在棲鳳渡魚粉雖然名氣大,但論味道已經比不得當年了,因為以前像我這種出身棲鳳渡又幹這行的老人很多,但是隨著我們這一代人死的死,退休的退休,現在就是本地人煮,也煮不出傳統棲鳳渡魚粉的味道了。”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是張雲起依稀還能記起這句話。

  他能夠理解老師傅話裡面的無奈,但其實任何事情都遵循著這一規律,過度商業化後,失去產品的本真在所難免。

  在後世,棲鳳渡魚粉在江川的地位就相當於重慶酸辣粉、桂林滷粉、柳州螺螄粉,作為江川市最具代表的食物,棲鳳渡魚粉遍佈江川大街小巷,但是味道卻早已經不復當年,無數商家為了節約成本的同時又能提辣提鮮,用死魚熬湯,往湯料里加入大量辣椒素和味精,味道差不說,還害人健康。

  這門生意以後要讓大哥張雲峰來掌舵,但是不管賺多少錢,把連鎖店開到哪裡去,張雲起都希望他都能夠恪守一些最基本的底線,所以在教他烹製張記棲鳳渡魚粉的時候,張雲起也會偶爾談談這些,告訴他做餐飲要有自己的品質和格調,不管怎麼樣,至少對待消費者不能沒有良心。

  至於棲鳳渡魚粉的做法,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又不簡單。

  首先,粉必須是幹切粉,而且得是手工製作的幹切粉。這個很好辦,手工製作的幹切粉附近菜市場上到處都有得賣。92年不比後世,自熟米粉機市面上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