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137章 向後世借書

  翻開正文。

  裡面的內容倒是很淺顯易懂,以溫玉泉和院長等人的學識,自然沒有任何不懂之處。

  剛開始還有些不屑,如此淺顯之字句,也能稱“經”?

  越讀到後面,兩人的臉色越凝重。

  他們身為蒙學書院的先生,最能瞭解這本書的價值。

  最後,溫玉泉嘆道:“此書淺顯易懂,卻又取材典故廣泛,包括數千年來的人倫義理、忠孝節義、天文地理。”

  “三字一句,二句一韻,便於兒童琅琅上口。”

  “既可淺嘗輒止,讓孩童先背誦啟蒙,又可詳細展開,探究一生。”

  “此書一出,必將讓千千萬萬兒童更易於啟蒙。”

  “其教化之功,不亞於上古先賢。”

  “確實可稱為《經》也。”

  鐵東站在一邊,見兩人一驚一乍的,臉色動也不動。

  他經常跟在張天身邊,見慣了張天的神異手段,尚且不能自已,何況他們呢。

  溫玉泉問道:“此書是何人所作?可是徐聞?”

  院長道:“若是那徐秀才可作,單憑此書,就可稱大儒。”

  鐵東笑笑道:“非也。後面有落款,你們還有最後一頁沒翻呢。”

  溫玉泉急急翻看。

  只見最後一頁寫著:

  兩百年後,慶元府鄞縣人王應麟所作。

  仙師張諱名天施法借用,以教義妹蘇兒。

  “呃……”溫玉泉兩人一愣。

  他們想過無數個名字,卻萬萬沒想到,重點根本不是誰寫的,而是那“兩百年後”。

  到底是真的有人可以“後知五百年”,借後世之書,教當世之人?

  還是有人明明身負大才,卻放著如此大作不要,假借“怪力亂神”之事,按到別人的名上,以謀更大之事?

  聯想到最近的襄陽大捷和“仙人入朝”,溫玉泉和院長心裡飄過萬千思緒。

  站在讀書人的角度,他們是不太相信有人能夠“後知五百年”的。

  史書上相關的“預言”,也只是說天下大勢走向。

  像這樣直接看到後世的一本書,並且一字不落的“借用”到今世,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

  院長道:“我且抄錄一份,稍後找人問問。”

  “玉泉,你今天就用此書,教習兒童即可。”

  “是,院長。”溫玉泉拱拱手。

  接下來的事,就輪不到他一個教書先生去操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