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321章 沒有千秋萬代的王朝

  安佑帝聽了,臉色才好了些。

  那幾個有威望的宗老微微點頭,似乎挺認同的傅文林的看法。

  唯有史尚書、徐聞等務實派的重臣,臉色不動。

  他們常年處理政務,要跟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知道很多事情說得好聽,做起來卻千難萬難。

  光是“節用”一項,就是歷朝歷代最為頭疼的難事。

  皇帝節省容易,但天下那麼多官員,花的是公家的錢,誰跟你“節用”?

  稍有鬆懈,國庫就可能被掏空。

  說不定被裁的某個邊疆小吏,就是覆滅王朝的梟雄,例如李自成。

  安佑帝道:“上仙,若是安朝能藏富於民,常備精銳之士拱衛內外,天下各地有難,朝廷積極救濟,可長久乎?”

  張天無奈一笑,默然不語。

  這個時代的人,對王朝更替的見識,還擺脫不了時代的侷限。

  他們沒有見過後世工業時代那可怕的生產力,沒有見過隨之產生的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思想。

  根本無法跟他們解釋。

  人類對於想象之外的事物,是無法理解的。

  即使勉強聽進去,基於人性,也不可能放棄手中的皇權。

  正如後世的戊戌變法。

  有一絲希望從封建王朝過渡到資本主義國家,結果被慈禧太后等守舊派破壞,誅殺了戊戌六君子。

  不過,即使慈禧不破壞,也只是有一絲希望罷了。

  後世很多學者馬後炮分析,認為成功的幾率也沒多高。

  其根本原因,這場變法本質不過是維護皇權的另一種手段,並不能解決新生產力與舊王朝的根源性衝突。

  縱使張天告訴安朝未來的時代走向,千百年後,那時的人也未必會聽從所謂的“祖宗之訓”、“仙人之語”。

  大家見張天又是“笑而不語”,笑容中還有些無奈,甚至有些嘲諷。

  安佑帝臉色又轉喜為悲,道:“若是天道如此,安朝註定滅亡,那朕日夜操勞,又有何用?!”

  史尚書一看要糟,皇上如果就此自暴自棄,對安朝絕對是一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