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603章 耶律約翰

 這個故事在於格講述之後,西方世界堅信了五百年,並不斷有航海家出海想要尋找祭司王約翰,甚至教皇還給祭司王約翰寫過熱情洋溢的邀請信,希望他能領軍西征幹爆異教徒。

 這封信自然是石沉大海,畢竟咱們身處東方的都不知道這個祭司王約翰在哪兒。

 而事實上,這個故事是于格在當時聽聞了異端塞爾柱帝國在被東方的一個國家無情毆打而現場加工出來的。

 故事的原型人物就是西遼開國皇帝,耶律大石。

 1120年宋金雙方議定海上之盟聯手滅遼,兩年後金軍南下,天祚帝一心想躺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於是不想當亡國奴的耶律大石自立為王,率兩百騎奔逃西域。

 養兵八年之後,耶律大石正式開啟西征,並自立為帝,稱“菊兒汗”,漢號“天祐皇帝”。

 隨著勢力的不斷西擴,在岳飛含冤而死的1141年,耶律大石也與西征路上遇到的塞爾柱帝國會戰於卡特萬草原。

 根據現代考證,當時耶律大石算上後勤人員也不過七萬餘人,這已經是他經營十年的全部家當了。

 塞爾柱帝國當時出動了至少十萬人,這還是不算後勤的。

 但能在東亞怪物房混出來的,誰不知道兵力優勢並不絕對?

 耶律大石對此戰的指揮相當精彩,他在戰前聯絡了倍受塞爾柱帝國壓迫的葛邏祿人為誘餌,將大批的塞爾柱軍隊引入附近的達爾加姆峽谷,借用狹窄地形抵消人數劣勢,完美執行了經典的砧錘戰術。

 而在沒有了人數優勢之後,塞爾柱帝國軍怎麼可能是從當時世界文明中心殺tao出來的西遼軍的對手?

 卡特萬之戰的慘敗正式給塞爾柱帝國敲響了喪鐘,威望大跌的蘇丹很快失去了河中大片地區的掌控,西遼帝國正式在中亞崛起,而此戰也在事實上庇護了羅馬教廷。

 至於耶律大石的約翰這個名字的來源,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說法,大石兄的“菊兒汗”頭銜在敘利亞被轉寫成“約哈難yuanan”,而再轉換成拉丁語就變成了“約翰內斯johannes”。

 耶律大石估計自己都沒想到:

 我一個契丹人,怎麼就被欽定為基督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