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十三章 朕要打死他!

 
趙禎猶豫片刻,微微點頭。

 
“這就不知道了。”

 
趙駿一攤手:“得到趙禎的支持只是第一步,但吏治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你可能不清楚,那是跟全天下的官員作對,就算得到了宋仁宗的全力支持,也可能會發生別的變化。”

 
“什麼變化?”范仲淹下意識問。

 
“誰知道去,我又不是宋朝人,不太瞭解實際情況。如果要我出主意的話,只能說些改變不能太激進,要溫和之類的場面話。”

 
趙駿想了想道:“不過咱們國家現在一直用的是競爭上崗的政策,以此激勵公務員和幹部的積極性。宋朝的問題是官員太多,整天不幹事,要是細分職權,給他們權力,再用競爭上崗和績效考核的辦法,說不準能行。”

 
競爭上崗?

 
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績效考核就不用說了,那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的策略。

 
但這競爭上崗......

 
大抵就是誰能力強誰就升遷的意思吧?

 
趙駿又說道:“還有全國官員工資統一就太離譜了,一個富裕的州和一個窮的州,知州的俸祿一樣,那誰還有積極性?肯定得過且過,要是把當地治理、稅收、自耕農數量以及國家的利民政策當成政績作為工資發放標準,看那些人還敢敷衍了事嗎?”

 
“尼瑪叔你想想,假如把自耕農數量納入考核當中,官員的工資和升遷與之掛鉤,那官員還敢幫助地主豪強搶奪百姓的土地嗎?肯定要轉換立場,幫助無地的流民增加更多的耕地才對嘛。”

 
“另外窮州的工資俸祿低,升遷速度慢,他們就一定要絞盡腦汁把州縣富裕起來,這樣原本懶政、惰政的地方官員,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

 
“不過裡面的標準還是要進行衡量,像一個窮州,山多人少,本身上限就那麼高。要求它成為一個全是平原區的農耕州那樣富裕,就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所以還是得實地考量才能定下標準。”

 
“除此之外監察體系也得完善,政策能否順利推行下去,就要看監察體系做得夠不夠好。否則再好的政策放到下面無人監管,那最後的結局也就是不了了之。”

 
“雖然這裡面還是有很多空子可以鑽,但只要下狠心,敢於罷黜那些幹壞事的官員,甚至造成嚴重後果的,比如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的,就殺他孃的幾十上百個,震懾一下官場,不信他們不積極做事。”

 
“至於范仲淹提的減少官員人數的問題,這個可以放緩一緩,一下子裁減那麼多,造成的影響還是太大了。”

 
“所以綜合來說,先讓官員幹實事很重要。第一步應該是要把無所事事的官員調動起來,讓他們能幹事。有一份光發一份光,有一份熱發一份熱,至少別每天光躺在家裡吃官糧等俸祿。”

 
“這樣也能大浪淘沙,沒什麼能力的官員就剛好有藉口給他們罷黜掉,有能力的官員便可以得到升遷。不至於忽然來一次全國性的罷官潮,引得天下官員反對。”

 
不直接裁減官員,而是先調動官員的積極性?

 
這個建議很有新意,趙禎他們豎起耳朵認真聽,聽趙駿的講解,竟愈發覺得很有道理。

 
直接裁減官員,天下官員肯定群起而攻。

 
那朝廷讓他們去幹事呢?

 
這本來就是官員們該做的事情,之前你們可以說權力劃分不明,身上背的是虛職,不能做事。

 
但若是把權力細分出來,讓每個官員都有事做,那他們就沒有理由了。

 
幹不好,剛好就有藉口把你裁掉。

 
幹得好那就更好,也能夠為朝廷提拔有才幹的官員。

 
一舉兩得啊。

 
想到這裡,包括趙禎在內,都用讚賞的眼神看向趙駿。

 
後世來的高材生果然不一樣,就是有辦法。

 
“不過其實說那麼多也沒用,咱們新中國了,又不是在宋朝。”

 
趙駿末了又聳聳肩道:“何況宋仁宗那個慫貨也沒那麼大膽子支持改革,疑神疑鬼,知道他為什麼能成為北宋少有的明君嗎?那是因為他什麼事都不做,不像別的宋朝皇帝那樣胡亂指揮禍害國家,就是他最大的貢獻!”

 
我尼瑪!

 
趙禎奔向了板凳。

 
也就是呂夷簡眼疾手快,將他拉住。

 
其餘幾個宰相一個人抓手一個人抱腿,還有的捂嘴,硬生生給他拖了出去。

 
等遠離趙駿住的木屋,那邊聽不到這邊的聲音之後,捂住趙禎嘴的呂夷簡才把手鬆開,觀稼殿傳來淒厲的怒吼。

 
“別攔著朕,別攔著朕,朕要打死他,朕要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