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70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

 “那……”

 劉永全此時只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整個問題的解決辦法看上去好像簡單到跟1+1差不多:

 “那我們只要把圓孔改成這種……這種異形孔就行了?”

 “那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我剛剛說的只是基本原理而已。”

 常浩南把筆放到一邊,擺了擺手回答道:

 “異形孔形成的氣膜在提高孔下游有效度的同時,也會提高這個部分的傳熱係數,所以對本身傳熱係數較低的固壁區域冷卻效果比較差。”

 “並且,這種彆扭的開孔方式必定影響到工件的結構強度,我們造的是航空發動機,對於過載是有要求的,況且高溫、高離心力、強氣流衝擊的環境本身也對結構可靠性是個考驗。”

 “所以,到底採用什麼樣的孔型,如何設計氣膜孔在工件表面的分佈,孔道的角度——不僅是俯仰角,還有橫向角度要如何設計,這些都是問題,都要取捨。”

 “所以我才要專門訂購一臺設備,一方面是研究具體的氣膜冷卻方案,另一方面,也是給下一個大版本迭代的torch multiphysics軟件累積一些數據,氣熱耦合這塊,跟單純的力熱耦合還有不小區別,恐怕需要一個新的功能模塊才能做好。”

 哪怕是常浩南,也不是真的全知全能,他之前也用自家軟件試過,但這方面的理論和數據實在太少,模擬出來的結果麼……

 只能說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那常總,我來設計實驗方案?”

 身後的劉永全已經躍躍欲試。

 “其實我已經設計好了……”

 常浩南看了一眼不遠處嶄新的實驗設備。

 “啊這……”

 劉永全有些尷尬地撓了撓已經沒有頭髮的頭頂。

 而常浩南卻又話鋒一轉:

 “不過你也可以先試試,方案做出來之後再和我給你的對一下。”

 劉永全眼前一亮,頓時又覺得自己可以了:

 “那……關於測試用的渦輪件樣品,還是直接拿渦扇9的去做?”

 “沒錯,渦扇9的設計數據,伱手裡要是沒有的話,可以直接找430廠那邊要。”

 在常浩南的運作之下,渦扇9如今已經基本成為了渦扇10的技術驗證型號。

 雖然前者的渦輪前溫度再怎麼樣也不可能達到1200-1250c的水平,但冷卻效果這種東西肯定是不會嫌太高的。

 尤其是在無需更換葉片材料的前提下。

 當然,也不是白嫖人家430廠。

 斯貝mk202實際上只是一臺推重比5一級的發動機,除了油耗以外的指標甚至不如很多末代渦噴。

 而渦扇9測試過的這些技術,總有一些能用回到量產型號上面,在成本和總體結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性能肯定會提高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