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寶人 作品

第681章 銅疙瘩

  譬如說,武則天時期,佛教盛行。

  譬如說,西漢時期,黃老登頂。

  多了就不能說了,說了,犯忌諱。

  不過,雖然劉伯溫在歷史上的事蹟基本上不可考,作為一個謀士,亦或是名臣,基本上,他在歷朝歷代之中都是排不上的,甚至,在朱元璋表彰那些功勳的時候,劉伯溫的爵位,是“伯”,在朱元璋表彰的功臣當中,只能算三等功,要從這個層面上看,確實有點兒拿不出手,要知道,在三國時期,趙雲在《三國志》當中,關張馬黃趙共成一傳,所以到了《三國演義》,出現了“五虎將”的說法,但是,近年來很多人開始在網絡上喊,說趙雲不配跟關張等人一起,其核心理由,就是趙雲受封“翊軍將軍”不如“前後左右”四個將軍的名號響亮,是“雜牌將軍”。

  可事實上,除卻趙雲的出身不講,“翊軍將軍”是劉備為趙雲專設的名號,你說不行,那同樣被這麼一群人捧上天的郭嘉怎麼講呢?郭嘉生前的職位,叫“軍師祭酒”,也是曹操給單開的,要這麼說,郭嘉在曹操的謀士團裡,也排不上號麼?

  當然,這是槓精的邏輯,槓精可以說沒有邏輯,標準跟著喜好走,罔顧事實,張嘴就來。

  不過,劉伯溫到底什麼實力,並不影響南派憋寶的實力,王小六兒也確實不信劉伯溫就是南派憋寶的祖師爺,只是當時劉伯溫的名號在民間很響,多半都是被借用的。

  這南派憋寶相比之下,就對這些古玩行兒裡的東西研究的更多一些,自從白勝簪跟王小六兒好上了以後,王小六兒這邊兒,條件也方便,藉著白勝簪的勢力,也搞到了一些關於憋寶的秘籍什麼的,零零散散,多是借鑑之用,但王小六兒查缺補漏之下,對古玩的興趣頗濃,所以,像古玩市場這種地方,王小六兒總來。

  他轉了一圈兒,以他現在的眼力,想撿到寶貝,不那麼容易,當王小六兒好歹也算是一個大修行者,跟旁人不同,他對那些古物身上的氣息,非常敏感。

  古人講,物老成精,意思是說,一些東西,當達到一定的歲數以後,就有機會生出靈智,尤其是金銀細軟,最是如此,甚至傳說中,這些東西要是道行夠高,還能化成人形,因其個性不同,變成的東西,也不一樣。

  有的是小孩兒,有的是小姑娘,有的是美婦人。

  所以,有“珍珠小妹玉嬌娘”的說法。

  王小六兒本來也沒指望著能撿到寶貝,但蹲在這攤位之中,無意間,發現了玩意兒。

  這玩意兒,青銅做的,上面鏽跡斑斑,像個鐵疙瘩,看起來倒是很老了。

  在王小六兒第一次拿起這個東西的時候,王小六兒就明顯地感覺到,這東西寒氣逼人,隱隱地,有屍氣浸透的痕跡,估摸著,大概率,這東西就是古墓裡出來的,以此判斷,此物很可能是真品,而且,起碼也是秦漢時期,甚至更早。

  但問題是,並不是說,東西越老,就越值錢,這東西還得看工藝,看歷史價值,王小六兒在這裡翻來覆去地擺弄著這個青銅疙瘩,很好奇這玩意兒到底是個什麼器型,那老闆看在眼裡,就笑了,對王小六兒說,“老弟,怎麼的,相中啦?”

  “啊,我,我看看。”

  王小六兒笑了笑,低頭繼續擺弄,然後抬頭看了一眼那人,忍不住問道,“這位老哥,這東西,多少錢?”

  “二十萬。”

  那老闆坐在小板凳兒上,伸出兩根手指,比了一個“二”。

  王小六兒倒是沒說什麼,但是眼角餘光一掃,就看見旁邊兒幾個也在閒逛的,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色,不明顯,但是眼神裡,都帶著幾分戲謔,像是在說,“看見沒,遇上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