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九章 說武





裴液猶豫了一下,抱拳道:“小子見識淺薄,敢問這位都尉大人到了,就一定能化解危機嗎?”




這次不止沈閆平笑,馮志也勾了勾嘴角。




沈閆平道:“林大人經脈樹五生,依痕跡來看,這兇犯應是七生,確實是難得一見的高手。但荊都尉十年前就已在脈樹八生之境琢磨,今年年初終於玄鶴掛衣,現在要尊稱一句宗師了。”




裴液一愕,這還真是百無一失。




要談“丹田種”與“經脈樹”,就要從頭談起,先把武功的理念搞清楚。




無論是武館、家宅還是門派、軍隊,普通人開始修行,第一課永遠是“何為武功”。




何為武功?在常人看來,就是“能打”二字。如裴液這般,能使刀劍,飛簷走壁,搏擊常勝,就算是小縣城裡的“一流高手”了。但說白了,這仍不過是力氣更大,跳得更遠,反應更快,加之常年習練兵器,熟能生巧而已。




“真正的武功……是能讓你成為另一種人的東西。”裴液記得越爺爺這麼說過。




為何摘葉飛花能穿人脖頸?為何一個百多斤的人能俏立枝頭,踩水飛渡?而傳音入密,隔空取物又是如何辦到?




這一切都要丹田裡的那枚種子裂成兩條小芽,也就是所謂‘經脈樹一生’之後才可辦到。有了經脈樹,便有了真氣,若無真氣,縱然再能打,也不算入門,不過是內行人調侃的“旱鴨子”。




裴液現在就是一隻頗為強壯的“旱鴨子”。




有了這兩條小芽,再分裂便是四條,也就是脈樹兩生,繼而三生八條、四生十六條,最終可以衍生八次,達到二百五十六之數。




經脈樹的規模與真氣存量是直接掛鉤的,理解了這個機制,對武者的強弱就可有一個大概的判別。




三生及以下,經脈數量二、四、八之數的修者,與“旱鴨子”們還並未拉開太過遙遠的差距。




在這個階段,固然真氣妙用無窮,有無之人相差巨大,但拼殺畢竟不是比大小,力量、技巧、經驗、環境乃至武器等許多因素都可以彌平真氣所帶來的差距,裴液在中秋武會上,和幾位經脈樹兩三生的前輩放對就常常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