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九章 說武





但話說回來,這種以弱勝強基本也就止於三生以下了。




四生是八變十六,五生是十六變三十二,六生更是三十二變六十四,這種暴發似的增長已遠遠超過了人類肉體力量的極限。




從此往後,即便你再天生神力,對方再先天體弱,也不能抵消渾厚到一定程度的真氣。何況對方最大的優勢還並非真氣對體質的加持,更重要的是無真氣之人根本不瞭解真氣的妙用,也就無從習慣對方進攻的方式。你以為這一刀招式已老,但對方翻腕就是更強的一斬;你以為對方人在空中無處借力,但對方就是能憑空橫掠。




這些東西即便聽人說過,臨敵卻沒有思考和反應的時間。




那是各種不可思議的角度,各種天馬行空的思路,兼以耳眼口鼻等五感的全面提升,旱鴨子們習慣的“不可能”,在掌握真氣之人那裡只是隨手一擊。




“真氣”幾乎是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武者的技擊理論,加之各種玄妙用處,稱開脈武者為“另一種人”確實毫不過分。




而到了七生一百二十八脈和八生二百五十六脈,這種變態的增長已經讓他們徹底和下面的人拉開了距離。




四或能勝五,如馮志和林霖打二十場,說不定就能贏上一場;五偶爾也能勝六,如那些名門大派的少年俊傑,但六勝七和七勝八的戰績卻從來都是鳳毛麟角。




有人主張將七生和八生各自單列成一個境界,並非沒有道理。




至於經脈樹完全成型後的境界,既與絕大多數人無關,也與“武”字無關了,那便是那位荊都尉所處的位置,《論武》上說“立玄門之玉階,化性命於乾坤,以仰登天之仙樓”,在那裡術士與武者將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