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249章 授名

“那就是這一任刺史了。”少年喃喃自語。

卻見隋再華也正站在這副墨跡之前,靜靜看著。

“認得嗎?”老人看著這短短十六個字。

裴液覺得自己本來應該認得的,但顯然此人在書法上有所造詣,風格頗為獨特,於是裴液又不認得了。

他勉強蹙眉道:“古”

“古來志士,先窮後憂;人生在世,擊楫中流。”

隋再華讀罷,轉身向前道:“後來,此人為奸臣所害。”

“.”

此時,後面稀稀落落一群官員才跟了上來。

一入此閣,便紛紛肅靜。

諸官以品級職位列位兩方,隋再華、趙章、常致遠三人立於屋中盡頭。

裴液靜立於閣廳中心。

樓上展了下旗,博望園中鑼鼓一寂。閣中鼎香靜燃,禮官持冊念道:“奉懷參選之人裴液,生年十七,武藝優卓,由縣令常致遠推舉——常大人,此人可合參比之資格?”

裴液心中一跳——楊顏還和他說想拿魁首之獎勵,此時他才知道,這真是兩個少年聽之使人發笑的打算。

常致遠肅容道:“裴液生長奉懷,無罪無案,來歷清白。”

“請常大人簽印。”

常致遠簽過,禮官持冊繼續道:“常大人在此,已驗明正身,請武魁前往臨風臺。”

這環節少女昨夜大略和他說過,禮官也提前遞過流程,裴液轉身,果見此廳盡頭,正有一方臺子探出樓外。

裴液提步而去,視野天光漸明,直到立於此臺之上,少年一時臨風怔然。

城南地勢本來便高,其上再築九層之臺,乃是高臨博望,目極雲天,腳下正是南北大街,往前而望,縱橫百路千巷,樓屋鱗鱗排列,盡頭,已是高聳城牆。

真是看盡博望。

低下頭,人們已盡數跟來,緩緩聚於街巷之中,幾乎堵滿了七八條巷子,一眼望去,俱是人頭攢動。

此時見少年踏上臺來,無數人揮手相呼。

而後,身後渾厚的唱聲響起,不知傳出去多遠:“辛巳年博望金秋武魁,奉懷裴液,已驗明正身,魁首無疑!現為之頒禮——

腳下響起呼聲,一位公差將一盤銀子搬出放在了裴液身旁。

裴液餘光瞧了兩眼,到底知道這時不應去碰。


公差捧盤而出,再次一枚精緻的小盒再次放在了裴液身邊的桌上。

這個盒子裴液已不是


裴液忍不住先探頭去看了,比起前兩者,這大概更是“身份”的象徵。此牌在身,別人看他就不再是鄉下少年,而是一位奪得武魁的佼佼俠士。

這一次出來頒禮的是常致遠,老人目光中帶著滿溢的溫和,鄭重地將此牒交予了少年。

裴液接入手中,此牒確實是黃銅之色,質感和雕刻比他想象中要精緻得多,邊緣打磨圓潤但又瞧來鋒利,剛好是一種不割手的輕薄,整個牒子透出渾然一體之感。

其正面雕著一隻矯捷的雲雀,空處刻了“裴液”和一堆其他的字;背面則暗紋而平,留有大片的空白,只在

裴液將此牌入手,是一種冰涼的沉實。



但無人覺得少年配不上這份豐厚。

此時,裴液再一次探頭看去。

公差捧盤而出,紅布蓋住了一柄劍形,放在了他面前。

裴液一把掀開,眼神立刻明亮。

只見青鞘細如脂,金紋若羽毛,柄如青玉,格似魚鱗,劍格一側,刻有【博望辛巳秋魁之獎】一行小字。

東海劍爐所鑄之劍,自“丙”而始,多有些奇特之處,此時卻不知這柄應在什麼地方。

裴液輕輕拔開一截,秋水光斂,出鞘無聲,明鏡般的劍身上,銘有【山羽】兩個瀟灑書體。無論自內自外,這一柄劍都遠遠勝過了少年自己那柄,他微微沉默了一下,下一道唱聲已自身後傳來。


裴液微微一笑,不必尋找,他也能想象到少年在冊舊但保存頗好的書放在了他面前。

裴液一怔,卻見老人並未離去,而是轉身面向下方,竟然親自為他高聲唱出了最後一禮。


老人肅然轉身,持一柔韌金箋鋪在桌上,將筆遞給了少年。

其上文案已俱,只留有一處空隙。

裴液怔了一下,在此處認認真真、一筆一畫地填上了“奉懷裴液”四個字,蘸取紅泥,按上了指印。

而後,趙章、範長史、白司兵、常致遠四人一一在這名字上壓上了官印。

隋再華將此冊捲起,裝入一個結實的小鐵筒之中,交予了少年。

裴液雙手鄭重地接過。

至此,授魁已畢。

所謂博望推舉、入京赴試,至此,少年再非籍籍無名,博望記得他的樣貌,兵部錄有他的名字,持冊入京,當要參加整個大唐目光所聚的無雙盛會。

隋再華指著那枚銅雀符道:“這個平日是可以佩在身上的。”

“.唔。”確實,即便僅就美觀來看,這枚雀牒也足夠別緻,不大不小,正合佩在腰上。裴液提起它來,果見上端正有一處小小的系孔。

老人遞與他一根串有銅片的繫繩,含笑道:“授魁末尾向來有刺史贈詩之環節,今早趙大人把這美事讓於我了。”

裴液一怔接過,這銅片顯然是剛剛磨圓雕好,薄薄一片,竟然頗為精巧別緻,一入手,牌上那行筆力勁灑的字就當先闖入了眼簾。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

裴液重重地怔了一下。

而後他翻過來,背面小字雕著這首小詞的全貌,是曰:

“不堪揣摩往事,夜來常見舊容。燈孤人寐怕秋風,搖落一枝悽夢。

未遇行藏誰信?如今方表名蹤。天涯踏遍鏡中逢,回首冰心不動。”

裴液似懂非懂地怔了許久,直到老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握住【山羽】劍身平平朝他遞來,另一隻手指了指

裴液再次怔了一下,有些倉促把手伸入懷中:“那個.等一下。”

他從懷中摸出了一枚劍纓,有些破舊粗拙,上面串著一枚小小的青色玉柱。

新劍的系孔小了許多,繩子就顯得粗大,裴液有些笨拙地把它一點點塞了進去,牢牢地繫住。

然後他接過此劍,轉身面對著

上前一步,奮臂高高地把劍舉了起來!

小玉柱在朝陽下安靜地跳動著,鑼鼓雨炸開在博望園,驚天的歡嘯宛如海浪,一疊疊傳遍了整個博望。

還欠28更!

對了,補一下,“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出自侯蒙的《臨江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