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層 作品

第296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封神內幕【未“夢幻0絕戀”白銀盟加更】

聞仲之流,在商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都沒有資格去玉虛宮朝見她。

以玉清神母的身份,無論是去天庭還是去八景宮碧遊宮,甚至是去紫霄宮,都是不必登記的。

她沒想到自己來到人間一王城,居然還要登記造冊。

季長生能理解玉清神母的反應。

但他也刷新了自己對於大商的認知。

這個時間線的大商,比他想象的要強勢很多。

“陛下這是要以王權壓制神權。”

季長生若有所思。

為首的小隊長聽到季長生的話後面色微變,但並未否認:“來到大商,就要守大商的規矩。煉氣士又如何?也不高人一等。”

“簡直不知所謂,膽大包天。”

玉清神母被這個小隊長的話給驚到了。

在這個年代,給玉清神母講人人平等的理念,她當然聽不進去。

別說是這個年代了,後世也一樣。

“讓聞仲來見我。”

玉清神母再次提到聞仲,終於讓這一隊士兵意識到了來者背景極其強硬。

“隊長,恐怕是三教門徒。”

“太師乃截教外門弟子,敢直呼太師其名,在三教內地位恐怕比太師還高。”

“去稟報陛下吧。”

立刻有人飛奔王宮,去知會紂王。

值得一提的是,紂這個字在現在的時間線並沒有特定的含義,通常只作為名字使用。

只是封神大劫之後,紂王火了,而且成為了一個失敗者,從此“紂”就自帶了貶義。

若是紂王贏得了商周之戰,“紂”在後世一定會成為美譽。

很多詞語的走向,都和代表他們的人物命運息息相關。

季長生安撫了一下玉清神母,示意他們再觀察一二。

而曹子銘抓住了機會,作為紂王身邊的禁軍親兵,被紂王派來處理這種“小事”。

是的,這件事情在紂王看來是一件小事。

因為他即位後的這些年,有無數煉氣士都來過朝歌城,其中有半數對他的革新都有意見。

最開始他還親自處理,後來就全都拋給了手下。

大商此時是一個一統千界的大國,普通的煉氣士對上商朝的國家機器,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曹子銘手持一隻古樸的小鼎,來到了城門口。

“我乃大王身邊近衛,就是爾等在城門口喧譁?”

這次沒用季長生說話,玉清神母主動給季長生傳音:“南極,此人手中所持乃禹王九鼎之一。”

季長生挑眉。

禹王九鼎,人道至寶之一,與河圖洛書、軒轅劍等齊名,而且是人道權力最大的象徵之一。

人族內部一直流傳一句話:九鼎出,天下定。

“難怪商朝氣運如此雄厚,看來當代商王得到了九鼎傳承。”

玉清神母冷靜了下來。

“南極,走吧。商王已經得了九鼎,他日有很大希望成就人皇。九鼎鎮壓之下,除非大羅強者,否則無人可以在朝歌城與他對抗。如此未來之星,不必得罪。”

如果沒有九鼎,今天就是另外一個故事走向。

但有九鼎在,玉清神母還是能冷靜下來的,這讓季長生高看了一眼。

季長生輕笑道:“母親,既然都是誤會,化敵為友豈不是更好?這位朋友請了,在下和母親都是西方教散修,剛才和城門士兵發生了些許誤會。入鄉隨俗,登記造冊而已,並無不可,這位朋友可還有其他指教?”

曹子銘點了點頭,也主動拱手道:“大商歡迎一切煉氣士的到訪和加入,前提是遵守大商的律法。陛下即位後,勵精圖治,革新利弊,已經廢除了諸多祭祀鬼神之禮。若是二位以為還是從前那般,以為有些神通就能在大商身居高位,那就要讓二位失望了。”

季長生心頭一動。

曹師兄明顯是在傳遞信息。

紂王即位前,大商是經常祭祀鬼神的。

紂王即位後,在廢除這些祭祀——那自然是想以王權壓倒神權。

如此一來,不僅會觸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還會得罪鬼神。

曹師兄最後一句話也很有意思。

很顯然是在說從前的大商,有些神通就能身居高位,根本無需唯才是舉。

聽起來很像是在把矛頭對準太師聞仲。

這個新即位的紂王,很是有點東西啊。

先不管他的能力如何,他的野望是很野。

“好說,我和母親只是來朝歌城遊歷。當然,若是對朝歌城滿意,也許會選擇入朝為官,到時候還請將軍為我們引薦陛下。”

“自然。”

季長生和玉清神母都用了一個假名字做登記。

商朝的士兵也知道是假名字。

小隊長就直言道:“所有進出大商王城的煉氣士,都會被九鼎標記。無論你們用的名字是真是假,但神魂做不得假。若是你們犯了事,會直接迎來九鼎的鎮壓,還請兩位不要自誤。”

季長生點了點頭,和玉清神母一起進入了朝歌城。

入眼處的景象,讓他有些眼暈。

和之前看過的《封神演義》原著完全不同,被元始天王削弱了十倍的大商王城,依舊給季長生呈現出了星際時代縱橫星河的強大和華麗。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腳下似乎完全沒有著力點,整個朝歌城都像是雲中之城。

正前方有一座塔樓直入星河,季長生放眼望去,感覺塔樓最高處似乎正有一人,舉手摘星辰。

煉氣士在高空翱翔,似乎有固定的飛行軌跡,從來不與建築物接觸。

而隨處可見的虛擬現實影像,在各種幕牆上滾動播放。

太師聞仲的遠征;降龍伏虎的廝殺;人妖之戀的be美學;還有紂王萬國衣冠拜聖明的輝煌與威嚴。

玉清神母和季長生一樣,都有些被眼前的盛景所震驚。

“我久不下山,不知當代人王竟已帶領人族發展至此。這座城市將科技與文化融合得十分完美,這是一個進步和繁榮的城市,而繁榮的背後,是人族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玉清神母有些歎為觀止:“南極,我感覺如果玉虛宮不算你父親,已經被這座朝歌城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