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 作品

第121章千絲萬縷(22)

  “對案件線索的敏銳感知,將錯綜複雜的線索實現拼接,還原或接近還原案件真相,把握其內在本質,再根據本質分析推論案件未知的部分,這種能力幾乎不能靠後天的培養獲取,甚至可以說就是無法複製的天賦,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此外,還得洞悉人心,諳熟人性。”

  “這就註定‘先假設、後求證’的辦案手法不是人人都能運用。就算能用,也用不到老馬那樣爐火純青,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

  “老馬這人雖然平時不咋樣,喝酒不行,打牌也耍賴,死愛面子愛抬槓,傲上不傲下,還總是疑神疑鬼,懷疑這個懷疑那個,甚至在他眼裡就沒幾個好人,但在辦案這方面……”

  見李竹道的一對眼珠子在眼眶裡亂轉,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何友志也不認為自己“說了什麼不該說的”,但也及時收了嘴,轉而說道:

  “看得出來,你的辦案風格和老馬極為類似,但他那種‘不要臉’的精神,你也得學進去。”

  “既然是‘先假設,後求證’,那在根據已有線索的基礎上,你就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不要有什麼思想包袱,瞻前顧後,害怕假設錯誤、浪費警力,甚至事後對自己的錯誤羞愧不已。”

  “所以,在這方面,老馬的‘不要臉’就是你學習的榜樣。”

  李竹道收斂神色,一副聆聽受教的樣子。

  “‘聞忠案’的幾個關鍵人物,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唯一一個活著的也撬不開嘴,若以常規手段偵辦,事事以證據說話,在已有證據的基礎上步步為營,逐步推進,偵辦進度毫無疑問會相對緩慢。”

  “‘白土文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海軍也是‘聞忠案’的重要嫌疑人。想要弄清楚李海軍身上到底發生過什麼,從而為偵破‘白土文案’提供更多線索,甚至以此解開‘白土文案’的謎團,毫無疑問先偵破‘聞忠案’是為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甚至是為必經之路。”

  “老馬說‘白土文案’為限期偵破,還說這是上頭下給他的死命令,他要是不能按期完成偵破任務,就得被‘摘帽子’,所以建議將‘白土文案’和‘聞忠案’併案調查,並提議由你主辦。”

  說到這裡,他又“哼”了一聲,似乎頗為不滿,但卻不是因為馬弘文的建議或提議:

  “老馬這是把我當豬腦子,還是在說他的‘上頭’是顆豬腦子?想要讓他加快辦案進度,儘早破案,用得著給他‘下死命令’?在他面前說幾句怪話,他保證就會自告奮勇地立下‘軍令狀’,拍著胸脯說在多久以內必定破案。”

  “幾十年了,這死要面子活受罪、專愛和上頭抬槓唱反調的德性還是沒改。辦起案子來卻又可以自己打自己的臉,完全做到‘不要臉’。這麼矛盾的性格在他身上居然能同時存在,還真是奇哉怪哉。”

  “在我看來,老馬所謂的‘上頭下給他的死命令’,多半是他自己中了‘上頭’的套,大包大攬主動攬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