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都需要時間

東非情況稍微好一點,那就是德意志的義務教育普及狀況比較好,所以到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基本上有小學文化素養,加上東非推行德語教育,順帶掃盲的原因,目前就算年紀比較大的遠東移民或者斯拉夫移民,也會寫幾個德語單詞,至於說和聽,自然完全沒有問題,畢竟在東非不會德語基本上寸步難行,這是必然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而且會說德語和文化程度沒有關係,這和語言環境息息相關,在東非待久了自然而然的會向德語傾斜,最後被同化掉。

德意志的義務教育成果,外溢到東非,這樣東非和德意志地區在基本交流上暢通無阻,這也是東非能在七十年代銜接德意志部分產業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也和東非當時接納了很多來自德國,奧匈帝國和美國的成熟產業工人有很大關係,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鋼鐵和鐵路產業發展上。

不過當時東非的上限就在那裡,現在東非正在補齊這些短板,尤其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雖然東非義務教育水平低,但是量大,每年出國留學人數不少,最近幾年更是已經回國好幾屆,這就為東非發展汽車,電力產業提供了基礎。

除了這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東非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鐵路,公路,橋樑,全國性水利工程都在穩步推進。

換句話說,現在東非正在處在經濟過渡的重要時期,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正在為工業發展打牢地基。

恩斯特說道:“現在東非的大工程,一個是黑森省鐵路,一個就是全國水利工程,全國水利工程進度還可以,但是工程量大,工期慢,還要等個四五年時間,黑森鐵路工程量也不小,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工程難度大。”

黑森鐵路是一條熱帶鐵路,但是經過的區域很多是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修建鐵路的困難程度東非已經見識到了,主要還是雨水引發的自然災害問題,甚至十幾噸的鋼材,都能直接被大水沖走。

所以現在黑森鐵路建設的第一要務就是“治水”,為此黑森鐵路要建設的鐵路橋,涵洞,排水渠比東非之前所有鐵路加起來還要多出三倍,加上米通巴山脈的原因,部分路段還要修建隧道,所以黑森鐵路的建設難度是東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