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阿九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

冬日的晴空高遠而碧藍,碗底大的太陽遙遙的掛在上面,就像一張藍色的綢布被熱壺燙了個疤。

許沅的小腿上了藥,紅蕊搬了把藤椅放在迴廊上太陽照著的地方,就要上手去攙扶她。

不過是用銳利的箭鏃扎破點皮流血出來唬人而已,根本就沒什麼事。

她罷罷手,自己走過去,並不立時坐下,站在椅子邊,仰頭直直盯著太陽。

“小姐,當心傷了眼睛。”

紅姑忙著鋪子的事,整個人一天腳不沾地。

紅姑匆匆說完,等她回完“好的,紅姑。”時,紅姑人已經轉過迴廊不見了。

天上的太陽尚且能讓人直視數秒,人君,掌舉國臣民乃至鄰國百姓的生死,也要能接受他的臣民的們檢視!

以前讀《論語》,始終不明白孔夫子為何那麼著重宣揚君臣父子的思想,如今身處一個如此封建守舊的社會,她才領略到孔夫子這套思想對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論語·顏淵》中:“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楚氏覬覦上位,是生了不臣之心;皇上去將實權,是有了戒備之行。雙方針對的對象,一個是勵精圖治的大昱之主,一個是忠心耿耿的守邊良將,同樣皆非正舉,只因權利不同,所擁護者卻天殊地懸。

孔老夫子說,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屬臣要有屬臣的本分。這是天子治國百官治朝的根本。

這份維繫裡,還有一份對“我”約束,不管我是“君”是“臣”是“父”是“子”。

父親當年對皇上和朝廷灰心,大概是發現君非君,臣也非臣。唯將是將,卻前有明槍後有暗箭,皆欲置之於死地耳!

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璀璨的人物英雄的人物多如繁星,蘇武守節,屈原守志,文天祥守忠……蘇東坡一路被貶一路高歌一路造福百姓,嶽武穆力圖抗金救國,收復中原,蒙冤而死之日,百姓聞之無不涕淚以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