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端倪

“已經三天了。”

  “為什麼還一點線索都沒有!”

  “你告訴我,為什麼。”

  咆哮聲刺穿中堂。

  振聾發聵。

  郡守府的傭人們噤若寒蟬,膽戰心驚。

  他們不想聽到郡守的怒吼,因為這代表著又有人要死了。

  三天。

  已經死了很多人。

  只有一個罪名,辦事不利。

  甚至連罪名都不需要網羅,因為郡守本身就代表著權力,又掌握著軍隊。

  還有上百黑甲騎兵。

  暴力機關能夠鎮壓所有反對的聲音。

  在死了獨子張桂之後,張萬隆就瘋了。

  很徹底的瘋狂。

  他不在意百姓的死活,也不在意朝廷的問責,他只想找到那個兇手。

  他不敢去問青年仙師,只能全城搜捕,期望著能找到線索。

  線索只有:黑幡,役使鬼物,很年輕,是仙師。

  八方城本身就是一郡大城,城中百姓數以萬計,這麼找無異於大海撈針。

  “來人。”張萬隆氣急的聲音響起。

  兩個身著黑甲的士卒衝進中堂,架起伏地的那個長衫文士。

  “拖出去。”

  “郡守饒命,饒命啊……”說是長衫,其實只過了童生。

  孫師爺被人發現時氣絕身亡,同樣讓張萬隆感到憤怒。

  兒子死了。

  左膀右臂死了。

  早年喪妻,中年喪子。

  大梁岌岌,未來仕途也見不到光明。

  所以他沒有任何的顧及。

  一心只想報仇。

  實在不行就挨家挨戶的搜,肯定能找到線索。

  中堂內寂靜一片。

  餘下的兩人不敢說話。

  這兩人同樣是郡守張萬隆的幕僚,只不過原先並不受重視。

  如今孫師爺死了,他們倒是受到了重視。

  其中一個正苦思冥想,抓耳撓腮。

  另外一個穿青衫的中年人眼觀鼻鼻觀心,心神似乎都沉浸在了眼前的那杯茶水裡。

  張萬隆很不悅那青衫中年人的態度。

  不如說,這種時候,誰不和他一樣暴躁易怒,抓耳撓腮就會惹怒他。

  不和他感同身受,那就去死好了。

  遂開口道:“不知宋師爺有何高見?”

  宋師爺拱手:“大人,在下回去思量許久,發覺還是需要您提供線索。”

  “不知道郡城裡有沒有和大人結仇的人家。”

  “還請您冷靜下來仔細回憶,那個兇手的音容模樣,穿著打扮,以及說過的話。”

  “口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