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端倪

  “最好將當日的場景,一絲不差的都描述出來。”

  “這樣,我們才能找準兇手。”

  剛剛殺了個人,張萬隆心氣順了不少。

  而且他應該是最想找到兇手的人。

  所以宋師爺的話頓時成了一劑良方。

  張萬隆也不由得開始思索當日的場景。

  宋師爺老神在在,甚至還自顧的喝了一口茶。

  雖然涼了,卻並不影響口感,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茶水上。

  為何不在三日前提起這件事,這就是宋師爺的高明之處。

  那時的張郡守正是喪子之痛最深之時,就是提的建議是對的,也不免吃掛落。

  甚至可能隨同孫師爺共赴黃泉。

  就是不死,以後再提,讓張郡守想起那日場景,不是同樣灰頭土臉,撈不到一絲好處嗎。

  那個時候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這道建議。

  所以他沒有提。

  今日再提就正好。

  時隔三日,張郡守已經冷靜了不少,更急於尋找兇手。

  縱然這些建議看起來很粗淺,卻十分實用。

  張萬隆回想那日場景。

  悲上心頭。

  壓下心中的痛苦。

  仔細回想有沒有結仇。

  他為什麼要殺害孫師爺?

  兇手的音容相貌。

  那是一雙年輕的眼睛,身高五尺六寸左右,夜行衣,蒙面。

  役使魂幡,有一頭赤發惡鬼。

  魂幡上繡著鬼面。

  口音絕對是八方郡人。

  說了什麼。

  張萬隆猛的抬頭,雙眼閃過精光。

  他想起來了。

  那兇手在動手之前確實說過話。

  宋師爺眯著眼睛,嘴角勾起笑容,看樣子郡守真的想到了什麼。

  如今看來,還是他宋文略更勝一籌。

  “老孫吶,你就安心的去吧。”

  “你的位置,我坐了。”

  宋師爺瞥了那位枯坐的同僚一眼,譏諷的神色閃過,低頭的瞬間已然神色如常。

  張萬隆起身徑直出了郡守中堂。

  走出中堂的同時,家中的老年管事走到張萬隆的身邊,低聲道:“老爺。”

  “去調查一下那四個人的家族。”

  管家當然知道張萬隆口中的四個人是誰。

  正要去辦的時候,張萬隆又叫住他:“與那四人交好的人,以及他們的家族也都認真的盤查。”

  “寧可錯殺,也不要放過!”

  “是。”

  管家沒有勸說張萬隆。

  勸也無用,張萬隆已經完全不在乎了。

  他也是看著張桂公子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