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重整河山 作品

第497章 艱難的冬天

  “逃難而來的百姓肯定不止40萬人吧,行政公署有沒有估計過大概的人數?”

  隨著江東的名聲越來越大,老百姓們也知道晉東南是戰區的一片樂土,入冬後整個華北過不下去的百姓肯定都會逃難來此。

  農業科負責人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主任說的對,肯定不止40萬。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至少是40萬的三倍,120萬人。”

  這個數字比江東的心理預期要低一些。

  從三七年到四五年,整場反侵略戰爭中,中華民族一共付出了3,000萬人的犧牲。

  3,000萬人中大多都是老百姓、他們有的因日軍屠殺而死、有的因自然災害、有的因官吏的腐敗……

  今年華北地區可能逃難的百姓只有120萬人,這個數字已經算低的了。

  之後的幾年中原地區災難更是頻發,到時可能逃難的百姓人數將是千萬級別。

  農業科的負責人看著江東,行政公署實在是沒辦法了。如果冬天接收的難民人數超過40萬,那麼給軍隊預備的出征物資也將被消耗一空。

  江東揹著手在辦公室裡踱步,眉頭時而緊皺,時而又舒展開來。

  大概過了三分鐘,他停下腳步問道:

  “從哪裡能搞到糧食?

  嗯…我的意思是說今年哪些地方豐收?”

  農業科的負責人想了想,

  “四川盆地受戰火的影響最小,糧食收成最好,但他們要供應南方的國軍各部隊,恐怕老百姓手中也沒有多少餘糧。

  聽說關中和寧夏塞上江南地區的收成不錯,這是離我們最近的。”

  江東聽後認真的思索了好一會兒,陝西是胡宗南的地盤,寧夏則被馬家軍控制。

  要想搞到這兩個地方的糧食,光拿錢是不夠的。

  看來只有指望軍火和香菸了。

  他對農業科負責人說道:

  “行政公署儘快派出兩個工作組,分別前往西安和銀川。

  工作組的任務是與胡宗南和馬家軍洽談用軍火香菸交換糧食的事宜。

  菸草公司暫停向日佔區供貨,留下的香菸準備供給給西北地區。”

  用糧食交換香菸和軍火對馬家軍和胡宗南來說都是極為划算的事情,如果他們的腦袋沒有被門夾了的話,這樣的交易肯定能成。

  “告訴行政公署所有的人。”江東語氣鄭重,

  “難民來多少我們接收多少,絕不允許發生餓死人的事情。”

  “明白,主任。”

  農業科負責人鞠躬後就要離開,江**然想到一件事兒,急忙叫住了他,

  “和馬家軍接觸的時候問問他們,除了糧食外,軍馬願不願意拿來交換軍火。

  只要他們願意,步槍、機槍、火炮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來做交換。”

  逐漸騎兵部隊的事情也應該在這個冬天提上日程了。

  農業科負責人離開後,江東走到辦公室裡的巨幅地圖面前,眼神深邃。

  近百萬的人口,工業系統肯定沒辦法完全消化,他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