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第32章 擺攤計劃

 看完一篇文章,張記將書收起來放在書桌上。無論多精彩的書,都不是目前他的主要矛盾,複習取得高分才是主要矛盾。

 突然,電話響起。張記拿起電話看到是陌生號碼,猶豫一下沒有接通。知道他手機號碼的人不多,能給他打電話的人更少。

 放下電話,電話再次響起。張記皺著眉頭,陌生號碼的堅持讓張記按下接聽鍵。

 “張記,是你吧?”

 哥哥張華的聲音傳來,張記第一聲就聽出是張華的聲音。張記有點震驚,張華第一次主動給他打電話。

 “是我,哥,你在哪裡?”

 張華說道。“我剛剛到家,你不在家,我打電話問問你在哪裡。”

 張記有點懵,張華去臨城打工,走了一個半月,突然回家。張記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不由著急的問道。

 “哥,你是不是在臨城出事了?”

 張華乾笑兩聲,說道。“說什麼呢。我在臨城沒事,只是回家看看。我能出什麼事,這不是好好的。”

 張記不相信張華說的話,人能安全回來,即使出事也不是大事。張華不想說,張記也沒有問。

 “我在臺城,不在家裡。我在這裡租了房子,準備乾點小生意。”

 張華驚訝問道。“你一個學生能幹啥小生意?”

 張記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張華是哥哥,告訴他也沒事。張華跟著父母外出打工,兩兄弟一直異地而處,逢年過節才聚在一起。雖是親兄弟,感情不親密,也不疏遠。

 張華聽張記說完,沉默一會說道。“你幹吧,有時間我過去找你。”

 掛掉電話,張記回想夢境中的張華,流水賬似得娶妻生子,一兒一女,兒女雙全。然後在臨城買房,在臨城定居。高昂的房價,兒女的生活費,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如果,張記沒有記錯,張華回來並不是想回家,而是躲避警察掃蕩。臨城創建精神文明城市,對於貼小廣告和辦假證的嚴打,張華就在辦假證的地方負責貼廣告。

 張記打開書,收回思緒,強迫看下去,細嚼書中的知識點。夢中的他過得比張華好,但是也強不到哪裡去。

 棗城房價漲起來之前買了房子,房貸比較低。醫藥降價和競爭,收入慢慢減少,日子過得並不是多如意。

 兩次的考編失敗打擊,第三次在31歲考編上岸,成為街道辦事員。

 似乎一輩子可以看到頭,不會有什麼改變。公示的當天,張記喝得大醉,對於家庭和他自己,考編上岸是一件里程碑的事情。

 往後四年平淡如水的度過,唯一的改變是生了二寶。

 記憶在這裡停下,張記可以想象,即使記憶不停下,後面的日子也可想而知。

 回到現實,現實是沒有吃晚飯的肚子餓的咕咕叫。

 張記站起來,走向繁榮街,猶如走向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