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439 回憶裡的人

 早上起來,拉開窗簾,陽光明媚的一天。

 看到沈俊、荀方在樓下跑步,張記發現他是起床最晚的那一個。

 來到附近的包子店,張記要了四個包子,一碗潵湯。

 吃飯的人很多,房子裡沒有位置,只能坐在外面的小桌子上。

 小碟子打一點鹹菜和洋蔥,回到自己位置時,旁邊三個位置也坐上了人。

 四個人湊一桌,各自吃包子。

 吃完早餐,回到酒店,沈俊、荀方也已經收拾好。

 按照地址來到史大軍說的村子,將車停在路邊,三個人徒步走進村子。

 一條中心路貫穿村子前後,路兩邊很空,沒有人走動。

 走在村子裡,也只有在某一條岔路口,陽光正好的位置能看到聚集的老人。

 七八個老人聚在一起,玩著紙牌麻將。

 張記走到身旁看了一會,看不懂紙牌上的麻將張數。

 算法也很特別,兩倍四倍的翻倍,老人兩三句話就能算明白,張記卻聽不明白。

 接著往村子裡面走,看到的只有坐在家門前曬太陽的老人。

 青壯不在村子裡,即使住在村子裡,也去上班,只有下班才會回來。

 和市中區僅僅隔著一條馬路,距離並沒有讓村子的情況變得好一些。

 張記想起張家村,農忙之後的張家村也是這樣,村頭村尾看不見人。

 空村不是個例,是普遍的情況。

 青壯年離開村子,外出打工,不僅讓村子空了,也讓人心一點點掏空。

 逛完一遍村子,張記心裡預估,七八百戶的村子,宅基地加起來有近250畝面積。

 宅基地管理混亂,即使劃定了區域面積,村子裡換地還是能多添置面積。

 農村的管理,多是村長或支書一句話,粗暴草莽是常態,也是管理最有用的手段。

 回到車旁,沈俊問道。“要不要去黃家村?”

 張記搖頭拒絕道。“不去了,就在這裡等著就行。史大軍說十一點過來,他會在十一點過來。”

 三人靠在車邊,無聊的盯著村子。

 兩人不瞭解張記為什麼要來村子轉一圈,只以為是想要拿下這塊地皮,然後建樓盤。

 房地產有露頭的跡象,很多房企開始磨刀霍霍,不停在沿海城市圈地蓋樓。

 房地產的熱潮慢慢來臨,張記應該也是嗅到利益,所以才會在這裡圈地。

 相比較沿海城市圈地,內陸地區的難度更小,而且更受市政府歡迎。

 經濟不發達,沒有發展的目標。

 房地產賣地,左手右手翻動,稅收會源源不斷的滾來。

 荀方打量著村子,說道。“這個村子距離市中區很近,一條馬路相隔,地理位置確實很好。”

 “唯一的限制就是拆遷工作,農村拆遷最是難辦。農民的小算盤打得很精明,想讓他們搬家拆遷阻力很大。”

 “很多拆遷工作都很難進行,就是因為農民的阻止。一個村子大多是一個姓氏,姓氏血脈關係容易聯合成為集體。”

 “一個集體的意見強有力,哪怕是靜坐,都能將主管領導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