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尾 作品

439 回憶裡的人

 “我看這個村子裡的老人很多,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要是這些老人被扇動代領,那可真是大麻煩。”

 張記問道。“以前做過拆遷工作,對拆遷工作這麼熟悉?”

 荀方笑著說道。“我一個表舅做過拆遷工作,他對我說了很多拆遷中的奇葩事,各種想不到的事情,都會在拆遷的時候發生。”

 史大軍看到路邊的張記,對司機說道。“路邊停車,然後你就回去。”

 司機減速停車,史大軍一下車,他就啟動車子,掉頭駛向黃家村。

 走過馬路,史大軍大聲說道。“來的挺早啊,是不是已經逛完村子?”

 看著越來越遠的麵包車,張記很不滿司機的態度。

 客人腿沾地,他就啟動車子離開,太不尊重人。

 不過,這也是一時半會解決不了的陋習,也是難以改變的惡習。

 “我又沒事,提前到了一會,在村子裡走了一遍。”

 “村子很大,估計有250多畝地。你確定能拿下來?”

 “我看到村子裡有很多老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數目,估計也有七八十人。如果村子拆遷,怎麼安排這些老人。”

 “這裡的人鄉土觀念很重,尤其是老人。他們不會選擇賠償,只想有一個自己的窩。不安排好他們,拆遷很難進行。”

 史大軍掏出煙,發給沈俊、荀方,兩人不抽菸,對著史大軍說以上“謝謝”。

 史大軍給自己點一根菸,叼在嘴上,狠狠吸兩口,將菸頭丟在地上踩滅。

 望著村子,史大軍一時沒有說話。

 張記說的是未來解決的困難,不是現在解決的困難。

 黃誠的手段發揮作用,真假消息傳一遍,已經沒有人在隨意加價。

 入手的宅基地已經有47個,話語權慢慢的握在手中。

 等到宅基地超過三分之一或者超過二分之一,村子裡的人就失去話語權。

 老人是一個問題,但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真假消息傳出來,史大軍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年青一代都希望拆遷。

 年輕一代是未來,只要年青一代支持拆遷,村子裡的事情就讓村子去解決。

 掛出來售賣的宅基地只有87個,他們還可以買40個,剩下的只能想辦法解決。

 黃誠很瞭解這些事,也很願意去做。

 這些事情沒有必要告訴張記,只需要給他一個結果,過程的細節對他們重要,對張記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拆遷改造是大勢,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老人固然需要安置,但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我現在最擔心是解決宅基地問題,只有佔據更大的話語權,才能在拆遷中佔據優勢。”

 “按照現在的拆遷賠償標準,宅基地加上房子建築,賠償金大概在6萬左右。賠償金太高,我們的資金很緊張。”

 “以目前的市中區的房價為標準,均價800元,這對我們來說很不利。”

 張記反問道。“怎樣做對我們有利?”

 史大軍說道。“以房換房的最符合當前的利益,這也是拆遷工作中最常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