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笑嗔 作品

第五四章:此心如蓮

    只是以白雲低的年齡和作為,自然不具備這種資格。即便立意再如何高妙,倘若不合體例,便不會被予以認同和肯定。

    故而在他字斟句酌地念完全篇之後,堂上諸人都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不說鼓勵,反而多半是在咂摸其詩句當中是否存在犯孤平失黏失對拗句之類的錯誤。

    在白雲低自己認為,這詩字裡行間,都傾注了自己的意趣和心志。詩發夙志、言傳心聲,是符合寫詩的客觀要求的。

    八句詩所圍繞的,就是這場五月廟會,甚至將他三年多來,對衡陽熟知的景觀融入其中。譬如蒸水岸邊的雁棲渡,前方不遠的太極臺,以及處在西湖水中央此時正荷葉新綠的愛蓮閣……

    前四句四處景觀,合乎比,第五、六兩句將視角由景物而轉到市井阡陌、人間煙火,謂之賦。最末兩句,又由眾生歡慶廟會的場面,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此心如蓮更無它”,亦合乎於興。

    而這一句,也和西湖湖心島上的實際景觀愛蓮閣遙相呼應。愛蓮閣周邊水域載滿白蓮,每到六、七月間,即刻領略西湖夜放白蓮千萬朵的盛況。

    以此景融匯“愛蓮閣”所蘊含的“蓮,花之君子者也”,那種“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可貴品格。

    又過了好一會兒,闃寂無聲的禮堂突然有人鼓掌大叫道:“好詩,好詩啊!”

    白雲低看時,卻是李又白。由於李又白帶頭,三五成群的眾人在交頭接耳的議論之後,又有幾人也發出了肯定的稱讚。

    頓時全場都被帶發節奏,紛紛鼓動起來叫好。有某些好事之人,為求自己判斷精準,更是早掏出筆墨紙硯,將那幾句詩全文摘錄下來,開始認真仔細的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