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化

 楊乾翻了個白眼。

 “你說的是養虎為患吧?”

 張雨夢點點頭,楊乾對於異族非常警惕,按照他的話來說。

 從古至今,中原人在異族手中吃了太多的虧。

 可以說,整個中原的歷史就是一本抗擊異族侵略的歷史。

 “放心,讓他去三軍學宮之前,先去薪火學宮,只要在裡面培訓一段時間,當慕容奎徹底在思想上被征服後,他以後就會是我的刀。”

 張雨夢雙眉一挑,笑道“那如果整個鮮卑族都融入進來後,那我們的人口將呈爆發式增加。”

 楊乾搖搖頭,可沒有像張雨夢那麼樂觀。

 “不可能的事情,鮮卑人有他們自己的習慣,風俗,信仰,所以我才極力避免去攻打他們。”

 “畢竟打下來也沒什麼太大的好處,人口確實不少,真要融合,得一口一口吃,吃的太多,怕是會消化不良。”

 楊乾成竹在胸,對於鮮卑人的態度他很明確,做好準備比什麼都有用。

 擅自將一個不同的民族融入進來,主體民族沒有佔據80%以上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而且鮮卑人的文化,相較於其他遊牧民族來說,還略高一些,文化,民族認同性越強,這個民族就越難被征服。

 不過,這是後話了,畢竟以楊乾瞭解的鮮卑人的歷史來看。

 北魏鮮卑最優秀的文化就是勇於學習中原文化,不懼怕被同化,比如提倡穿漢服,說漢話,改漢名,啟用漢族士大夫,推行漢族典章制度,從偏遠的塞外平城遷都洛陽。

 在平城時期,大規模開鑿雲岡石窟,引進佛教,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

 到洛陽後,又開鑿龍門石窟,繼續崇佛。

 與北魏鮮卑相比的還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一個是向中原學習,一個是向胡人學習。

 都是魯迅說的拿來主義。

 也應了禮記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北魏鮮卑人的血脈與文化通過隋統治者傳遞到李唐的統治者。

 影響了大唐海納百川的氣勢和淵源。

 歸根結底就一句話,瞭解之後如果對方很容易融合,那就融合,如果對方那些人的思維根深蒂固。

 那麼楊乾可能就將那個地方當作人口的孵化器,每年掠奪一些人口。

 以夏國的人口融合鮮卑族的人口,還不是小菜一碟的事嘛。

 當然,楊乾也深刻的明白一點,歷史上的資料只能作為參考,鮮卑人將自己融入中原的過程中,必然發現流血事件。

 而且這種流血事件必然是極其慘烈,血腥,甚至導致無數人,無數家庭破碎。

 楊乾要準備的是,什麼時候鮮卑人會打我,打了我之後我有什麼反制手段。

 反制手段用了,能起到什麼效果,有了效果後,必須要為大局考慮。

 融入進來的代價是什麼,只有將所有數據,成本都計算出來,楊乾才能從中分析出利弊。

 張雨夢滿臉差異的看著楊乾,不得不說他的安排簡直天衣無縫。

 先把慕容奎扔到薪火學宮裡面,在那裡,你能接觸到整個中原最先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