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六百一十四章 無形的道德標準 3000

    居住之地……

    如工科院內部,且審計,監察兩司,職司審計錢款去向,監察腐敗瀆職……

    為了鼓勵發明創造,推動新學發展,早在當年水泥誕生之初,天子便定下了專利法的框架,而後來隨著工科院內部的發展,以及世人對新學的接受程度,最開始的被天子定下框架的專利法,也隨之愈發成體系,成章程。

    只不過大恆幅員太廣,且朝廷政務太多,哪怕這麼多年過去,專利法影響之地,也大都還只是侷限在北直隸這一個範圍。

    但縱使如此,這麼多時間,專利法的存在,也締造了不少傳說,吸引了不少人才投身發明創造,給新學添磚加瓦。

    只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大恆,新學的存在,卻也始終處在一個極其矛盾的地步。

    歷史上的工業革命,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商業的盛行,資本殖民全球,需求遠遠大過供應,原始的生產的方式,跟不上遍佈全球的商品需求,而倒逼生產方式升級。

    也就是說,新學要發展,政策扶持是必須,市場的需求,也是必須,

    而現如今的大恆,新學的存在,卻只有政策的扶持,市場的需求……太小太小。

    畢竟,如今的大恆,百廢待興,依舊……民不聊生,根本沒有太大的市場需求。

    如此,自然也就導致了,如今的大恆,一方面是百廢待興,天災綿延,對農業穩定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又是對商業看重,對新學的看重,希望商業帶動新學發展。

    兩者之間,完全可以說是極其矛盾。

    若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完全是不合常理,畸形且不正常的。

    但,在強權威壓之下,這兩者,又始終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如今的大恆天下,在天子的執政方針之下,一切都很是明確。

    一方面,是對農業的極其保護,無論是政策稅收,還是堪稱青史未有的大規模工程賑災,其根本目的,皆是為了保護農業,達到藏富於民的效果。

    一方面,又是對新學的推廣,對商業的穩步推進,而這種推進,是在保護農業的前提下,必要時,甚至刻意壓制商業的發展。

    如此的矛盾,顯然會持續許久許久,至少,在藏富於民這個目的達成之前,這個矛盾,會一直存在。

    顯而易見的是,如今大恆,新學也好,商業也罷,這兩點,全賴於天子強權政治的支持。

    從天子建立的國有商業體系,到大恆權貴們的重心,被天子逼著從農業,轉至商業。

    再到完全靠政策扶持的新學教育體系……

    商業,新學,這兩個相輔相成的事物,脫不開的,便是權利的影子。

    而這種畸形,雖看似是天子一手鑄就,但某種意義上,亦是必然!

    在這個自古以來,便是官本位,權本位的時代,如西方那種資本的野蠻擴張,甚至倒逼政府,掌控政府的場景,基本上,極難出現。

    縱使如明末之時,那般堪稱自古未有的官商勾結,那些所謂的商,絕大部分,也只是權貴

    的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