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淵2 作品

第六十五章 證明‘5+5’!

    在座專門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哥德巴赫猜想,一般採用的都是歐拉版本,而對普通人來說,哥德巴赫猜想最抽象和最難理解的地方就是——1+1。

    很多人看到這個1+1之後,下意識就會得出1+1=2,這群數學家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還不會做。

    還有些學了一些皮毛的人,向周圍的人宣揚,學生是學1+1=2,學者研究為什麼1+1=2。

    實際上,這些全是錯的,1+1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簡稱,並不是要證明1+1=2,而是要證明: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總能寫‘1’個質數+‘1’個質數的和。

    這才是1+1。

    《數學的魅力》上面寫了,當年哥德巴赫猜想一提出,原本風平浪靜的數學界,瞬間被哥德巴赫這錘子給砸懵了,無數人滿臉懵逼,自此掀起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浪潮。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現階段總共有2個途徑,一個就是大眾最為熟悉的殆素數,另外一個是例外集合,至於後世的三素數定理和幾乎哥德巴赫問題,還沒出現。

    殆素數最為直觀,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進展極為迅速,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通過一種古老而經典的‘篩法’,證明了每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數的和,而這兩個數又分別可以表示為不超過9個質因數的乘積。

    這個命題簡稱為‘9+9’。

    篩法掀起了世界數學界新一輪的高潮,數學家們立即更改主攻方向,這些人其中就包括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華羅庚。

    1924年,德國數學家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數學家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到了如今的1937年,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進展到達新一輪的高峰,由意大利女數學家蕾西證明‘5+7’。

    當然,一個問題來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和身份地位無可厚非,那麼,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意義在哪裡呢?

    直白點,有什麼用?

    對現階段的人類文明而言,好像確實沒有什麼高價值的實際用處,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榮譽,一個站在智慧巔峰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