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客南宮恨 作品

第64章 名為五珍,實則十全

    不過是時間上不同,一個二十分鐘就足夠,一個卻要足足的半個小時。

    魚唇焯水過後,用冷水泡著便可以了。

    剩下的河豚尾,還有飛龍肉,則是剔骨過後,放置在一旁備用。

    接下來只要等鴛鴦湯完成,把這五種材料,再用湯水燴制,隔水蒸煮四十分,便可以宣佈大功告成。

    但...這僅僅是這道菜的一半!

    鴛鴦五珍膾(kuai),可不是鴛鴦五珍燴(hui)啊!

    五珍為湯,融匯極鮮,五珍為餚,匯聚山海精髓。

    這才是趙扶余這道鴛鴦五珍膾的真面目!

    就在這半道菜完成之際,趙扶余便直接拿出了另外還未曾使用過的食材,京都雞,稻荷鴨,鳴門鯛魚,滇省松茸以及最最特別彷彿一出現就帶著一抹乳白光澤的象牙菜,也叫‘草芽’!

    這五種食材,才是五珍膾的主角。

    也是代表了山海本味的五珍!

    無雞不鮮,無鴨不香,京都雞和稻荷鴨,將提供香氣與濃郁的鮮美,鳴門鯛魚淡雅勁道的肉質,將會是最為精彩的銜接段落,使人餘味悠長。

    而松茸和象牙菜的出現,則會讓人感受到五珍山海的真正魅力。

    當時趙扶余構建的這道‘鴛鴦五珍膾’其實已經是幾乎達到了特級料理的邊緣了。

    可終究差了一味...一味溫柔的撫慰這五珍食材,將它們全部囊括的味道!

    嘗試過好幾次,趙扶余最終還沒能找到這個味道,直到今天的靈感一閃。

    既然一種兩種味道,不能平衡這五珍,那麼五種味道的融合呢?十全十美的構架呢?!

    沒有任何嘗試的前提,幾乎是在這個想法在腦海裡翻湧的一瞬間,趙扶余就已經確認了這兩者配搭的完美程度,堪稱是天作之合。

    現在他要做的,不過是讓失聯了許久的兩個戀人,再次重逢罷了。

    持刀在手,將京都雞最富有美味的雞大腿肉切下,去掉骨頭筋膜,在雞肉的部分打上細細的密密的花刀,防止接下來烹飪的時候,雞肉會蜷縮起來,影響味道的同時,也會造成成熟度的差異。

    接著將刀清洗一下,把稻荷鴨的鴨胸部位也切下來,這次就不是處理鴨肉的那一面了。